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期   作者:徐美发
[导读] 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孕育阶段,
        徐美发
        蕉岭县长潭镇中心小学,广东  梅州  514185
        摘 要: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孕育阶段,要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为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加强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研究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具体措施,从当前学生的现状入手,探寻行之有效的提高方式,期望能为广大教师们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途径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传统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而忽视了贯穿各个环节的基础性能力培养,也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得到相应的重视,逐渐成为教师们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意义
        从新课改要求中,可以看到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1]。核心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借助语文能力的提升达到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另外小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应保障以其为中心来进行教学,不断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际。
        其次,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语文能力的掌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大有助力。打好语文基础的功底,例如识字、辨别意思、组织语言等,才能有能力去学好其他的科目。可以说,语文能力的学习是对所有课程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当之无愧的学科之王。因此,也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加深入的下功夫、做准备,针对语文学科的重点要求来贯彻落实,不断提升构建语文课堂的基础价值。
        最后,语文能力的提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像语言表达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技能,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直接与语言表达相挂钩,能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语言沟通能力。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对语文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
        结合上文对小学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突出作用展开分析,为了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取得突出成效,所以提出以下方法[2]。


(一)锻炼学生组词造句的能力
        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从简单的词组开始培养,建立起语文的基础素养,再进行对作文能力的锻炼,这样体现了顺应能力发展阶段的理念,也为后续的能力提供了基础。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纪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授课中,要在开展整篇文章的讲授之前,带领同学们对关键的字词加以理解,方便顺畅的阅读语句,理解文章的含义。拿本课要求掌握的“绒”字为例,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绒的概念,可以借助绒面的衣服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明白了绒可以表示一种材质之后,尝试让学生组词,可以是“绒毛”、“丝绒”等等,倾听学生的组词情况,并对理解有偏差的同学加以纠正。在完成组词环节之后,便可以顺势让学生将方才自己组的词语展开造句,达到拓展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理解,还需要知识的转化和表达。不仅是脑海中学会了,还需要学习实际运用起来。因此,抓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内容。能够流畅且自信的表达出心里的想法和概念,才是成功将语文素养融会贯通的体现。从小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好的适应人际交往,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语言交流是最重要的纽带。所以在授课中教师要建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利用合适时机锻炼表达能力。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带刺的朋友》描写了这个朋友原来是一只小刺猬,利用本文的引入让学生们也讲一些自己身边的有趣的动物朋友,比如睡觉不闭眼的朋友——鱼,高冷的朋友——猫,忠诚的朋友——狗等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抓住动物朋友们身上的独有特点展开描述,并邀请个别同学在班级里为大家讲述。
(三)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意识的养成
        语言内容的匮乏也是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没有良好的语言知识储备,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培养起学生主动积累语言词汇的意识。学生在小学阶段,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时克服其语言障碍的方法就是对语文素养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多读、多看、多积累。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燕子》和第三课《荷花》,课文中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来形容,如“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文段中划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加以诵读、记忆,在初期阶段进行模仿、仿写,而后再鼓励其自己造句。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和习惯,达到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并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到就是着重培养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意识,建立其主动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除了提到的这些针对性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方法外,老师们还可以利用各种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去体会那些经典中的优美段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在感受中不断提升,帮助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得到最终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沈绸.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6):63.
[2]薛连发.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218+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