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 梁轶芳
[导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和灵魂,是促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梁轶芳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和灵魂,是促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借文化交流之名,大肆进行文化“软实力”渗透,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主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本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的融合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人文素质;融合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资源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应对文化安全危机的重要策略。军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要为学员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平台,在培养学员基本能力素质的同时,提升学员的军事人文素质。通过军事人文素质教育平台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对于提高军事文化软实力,应对文化安全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在新时代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树立正确的理念信念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职业、情感、学业等现实问题,以及受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的腐蚀,高职学生往往在价值观与精神信仰方面存在着模糊和彷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增进文化自觉,补足精神之“钙”,使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
        1.2有助于涵养精神品格,弘扬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它能充分帮助高职学生寻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忠于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的责任感,“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改革创新”的创新理念、“扶贫济困”、“忘家”的公德意识,我们要弘扬时代精神,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
        2.1整合优化资源,形成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

实现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升华情感的目的,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讲座,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大力举办社团活动、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融合的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感慨,其次,学校可以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赋予校园环境以独特的传统文化,使高职生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有所升华。还可以通过设置学校的艺术专栏、文化橱窗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获得熏陶。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实践活动具有的特点,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让高职生更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应当革新教学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有效融合,为高职生上一堂收获颇丰的课。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的目的,通过创设情景,推动学生进行思考。把校训、校风等灌输到学生头脑中,以此促成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通过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2.2增强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教师继承、传递人类社会和民族创造、积淀的社会文明,对人类文化知识、社会意识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师的培养,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师资力量等方式,发挥教师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的引领作用。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文化水平、能力高低,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引领者,要在专业及学术上为学生所认可,尽可能帮助学生学习。培养优秀的高职教师,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与人文素质融合的内涵。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气质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提高的人文素质。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教师的进行人文素养的相关培训,建设一支具有极高人文素质的队伍,还可以鼓励教师创新授课方式,积极主动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融入在教书育人中,以此实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帮助学生成才,为社会多做贡献。
        2.3丰富校园生活,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为了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可以通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比如:汉字书写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激发高职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修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传播,激发高职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总而言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对高职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宣传力度,有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多多做贡献。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使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理论,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构建以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服务体系平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新时代视角下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06):14-18.
[2]万建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J].名作欣赏,2020(17):101-102.
[3]何斌,张安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对高职生人文素质养成探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03):71-74.
[4]瞿荣.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有效渗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3):196-197.
[5]刘鹏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J].教育观察,2018,7(22):109-111.
个人简介:梁轶芳 1968.07 女 河北吴桥 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课题:高职公共课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途径探究(课题编号:GZB13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