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张孝娟
[导读] 下文将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

        张孝娟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251100)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重复、背诵、记忆的方式,学习的过程枯燥而乏味,而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则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的作用,为此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基于此,下文将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后进一步归纳成一种可视化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思维地图,用节点代表概念和主题,用线段连接这些概念和主题,从而表达事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遵循了人脑思考模式,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分主次分层级的快速建立知识地图,将散乱的知识点通过“线”串起来建立知识库,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时能够快速实现与旧知识的链接,丰富我们的知识库,当我们需要知识时,知识库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知识,这正是人类大脑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完整过程。小学阶段是滋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重要时间段,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方面都很有帮助。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由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结合创新技术和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类型的创新教学手法应运而生,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之一。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把英语课本的重点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能抓住学习的主要矛盾,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英语学习。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思维导图通常以词汇作为中心点,通过英语词汇的学习连接课本的内容,让学生以点带面,正确记忆课本知识,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思维导图的出现,能够让小学英语的学习更加流畅。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成长发育,培育学生正确的思考习惯和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正确的自我学习能力,从长远的角度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3 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3.1 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在英语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若词汇量不够,学生很难有效展开阅读、写作,更难以实现顺利交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词汇,虽然记得快,但是忘记得也比较快,而且经常出现会识不会用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应打破学生这种孤立记忆词汇的局面,适当地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将知识点形成一张网络去记忆,以此提升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前后缀的方式去绘制思维导图,将有着相同前缀、后缀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小学英语中经常见到“dis-”这个前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带有这个前缀的单词进行整理,既包括新的知识,也包括旧的知识,如“disagree(不同意)”“dislike(不喜欢)”“disappear(消失)”“disbelieve(不相信)”,让学生以“dis-”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将这些带有前缀“dis-”的单词组成一张知识网,方便学生系统地记忆。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今后再遇到带有“dis-”前缀的单词时,就能知道这是带有“否定”意义的单词,从而通过其后缀推导出其含义。
3.2 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前,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整理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障碍主要来源于平日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或缺少灵活运用写作素材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想写的内容往往与作文所要求的内容不同,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写作要点遗漏、写作句型单一、语法误用严重等情况。由于年龄尚小,学生的语言知识体系仍未完全形成,其掌握的语言知识较为零散、碎片化,所以写作时难以运用完整的句子。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梳理知识碎片,从中挑选有效的写作素材,进而让学生更加高效、灵活地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归纳和总结写作模板。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整理写作素材,还可以帮助学生为同一类型的作文题材,整理、归纳写作模板。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题干中提供的When、Where、Who、Why、What等关键要素串联起来,整理出行文思路,再稍加润色,便能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3.3 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的口语教学,应该先从训练发音开始,以单词为起点,指导学生注意不同单词的发音,教师可以根据单词的音节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将单词的发音划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并引入一些词汇,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词汇发音。例如,英语中一个元音可以组成一个音节,一个元音、一个或若干个辅音音素组合可以构成一个音节。比如对于小学英语而言,单音节的词汇有“take、table、potato”,双音节的词汇有“lucky、chick-en、ticket”,多音节的词汇有“exciting、interesting、beautiful”。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单元内容,将其中的词汇归类到这个形式的思维导图中,指导学生开音节和闭音节,训练发音。教师利用以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组成的思维导图,教授学生词汇组合的基本特征和反映的特点,并根据相关单元的具体词汇,将其一一与这三个项目对应,指导学生学习不同单词的具体发音,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提高学生发音效果。
3.4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前,英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思维导图,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思维导图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中,教师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结构脉络等,抓住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指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自行归纳,形成思维导图,再指出学生思维导图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我思维上的优势与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地弥补不足,学会扬长避短。阅读后,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印象,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效率和价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实践,不仅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重视思维导图的价值,大胆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中更广阔的运用,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尹凯.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校园英语,2021(13):211-212.
[2]王秋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2021(09):59-60.
[3]宋枭.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中学生英语,2021(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