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 李培国
[导读] 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五育并举”教学理念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小学
         李培国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 山东省 东营市257447  
         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五育并举”教学理念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就随之越来越突出。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首先是以指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是以开展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和良好生活方式。但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直是国内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为了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就需要负责任的体育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环节,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引言:在当前城乡发展二元模式下,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学生所获得的教学资源的不平衡,不仅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结果的差异化,而且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在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下,体育教学就可以作为可以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健康的有利契机,帮助学生在合理的体育学习中加强身心健康、全面均衡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就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根据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将课堂教学作为可以指引学生健康发展的平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此来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相比较多内发达城市,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往往会遇到师资力量短缺等各种困难。尤其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此时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期,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快速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师资力量、体育设施等,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的体育活动场所也相对紧张。具体而言,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如下问题,首先,学校没能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中小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直接导致体育教学所能配备的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的体育活动动力不强;其次,体育教师的教学专业化不强,极大程度影响学生能够正确开展体育活动的质量;再次,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强,有时会出现不喜欢配合教师一起参与体育训练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教师难以开展体育教学;最后,当地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强,也可能会直接导致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顺利。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转变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引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截然不同,主要是以开展体育锻炼为主,同时在锻炼中促进学生可以养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散漫状态,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就是把体育课堂当作娱乐课,纪律性薄弱,没有养成很好的体育学习意识,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序、低效状态[1]。因此,教师在进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首先扭转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态度,制定符合农村学生实际的教方法,让学生可以耐心听讲,积极的参与,正确看待体育教学。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结合农村和中小学体育教学两大特点,在课堂体育教学中珍正确引导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进而在耐心听讲过程中可以掌握教师降级的知识重难点,以此来循序渐进塑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引导时,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行引导,为不同学生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学习方法,从而可以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体育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力
         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所以效果不佳,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讲解、学生听的单一化模式,难免会导致学生会因为学习无聊而产生厌倦情绪[2]。

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用现代化信息教学,使原本的体育课堂知识讲解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将原本只能够用文字来讲解的知识点转变为结合声音、图片、视频等为一体的内容,可以极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知识时,同时可以将原本难以用文字表述的内容展示得更加清晰易懂,从而可以通过结合信息化教学教具的讲解中转变师生之间的相互独立关系,大大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何可以在有效的学习互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知识讲解能力,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效率。
         (三)把握教学重难点,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为了有效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要从体育教学重难点入手,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点环节,从农村中小学生的基本特点来制定出相符合的教学方案[3]。为此,教师可以首先分析每个学生的基本学情,找出为什么一些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从而可以结合不同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反馈来调整学习方案。尤其是对于一些重难点体育学习内容,学生会认为在学习过程偏难,所以教师要根据体育动作重点的技术难点、学习重点来做出调整。期间,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到体育学习内容就可以接受,教师可以将这些学习难点和游戏相结合,突出体育教学的以教育了性质,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持久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定的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并且在互相配合中体验到学习体育知识的成功和喜悦感。这样不仅可以调整体育课堂学习的节奏,配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做出相应的内容调整,而且可以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实施激励性教学措施,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添加动力。
         (四)开发趣味体育教学运动形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
         一些农村地区开展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照本宣科地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比如跑步、丢沙包、跳远、运球等,长久以来学生所接受的训练都是固定的,所以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突破原有的体育教学思维,融合一些趣味运动形式,根据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特点来进行导入,开发出一些新颖的体育训练方案。例如,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入“接球触人”游戏环节,增加篮球训练难度,同时使训练更具有趣味性。这样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体育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环节的引入来显著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不改变基本训练模式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和动力。基于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在不同的体育训练中同样引入更为丰富的游戏环节,因地制宜来为农村地区的学生增添体育学习元素,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探究,注重对于学生训练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施中,也必须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改号召,为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输送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为农村地区学生打造出适合的学习方案,从而可以不断通过体育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地制宜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动力,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成长增添不断向前的无限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志宏.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探究[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二)[C].2020:5.
         [2]涂文俊,孙青.新时代农村体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风尚,2019(12):244-245.
         [3]吕瑞本,马婷婷.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