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 罗巧玉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罗巧玉
[导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越来越注重分层作业的设计,以此实现个性化教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品格等。而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校    罗巧玉    408300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越来越注重分层作业的设计,以此实现个性化教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品格等。而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方式,通过作业来检验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布置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作业;分层布置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作业布置。这种模式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无法有效地兼顾到每一名学生。小学生们在语文知识储备量、学习和理解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采取布置统一作业的模式,会导致部分学生无从下手,甚至出现抵触作业的心理。
        一、小学语文作业分层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做好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提升与发展,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要想科学开展作业分层设计工作,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基于此划分学生的优等、中等和学困生的层次,分别用A层、B层、C层来表示。教师要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相应的布置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比如A层同学的作业以探究题为主,旨在锻炼学生的思维力;B层同学的作业以简单综合题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C层同学的作业以基础题为主,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是存在起伏变化的,并不是直线式的提升过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发展及时调整作业层次,使学生能够对自身有准确的认知,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分层布置
        (一)充分调查研究,为分层奠定基础
        在正式进行作业分层设计之前,应该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细致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认识、尊重他们的表达,充分掌握学生们的个人意愿,确保分层工作有的放矢。老师应该逐个进行调查工作,应该全面收集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的表现、日常作业的完成度、对作业分层的认识等,树立明确的作业分层的工作思路,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应该把现有的问题进行充分汇总,以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进行综合判断和调整。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地分层布置作业
        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反应能力、智力因素等,根据他们的学习需要和知识层次,灵活地设计作业,比如,在形式上,内容上等,都可以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摆脱老套的听写、默写以及阅读的习惯。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其积累词汇量或者背诵诗文,让学生与自己比。


也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根据学生的进步和改变,不断加大学生的作业难度等,使作业充满挑战性,让学生突破自己,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使灵活、多样的分层作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相应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恰当控制作业难度,做到因材施教
        新时期,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恰当控制作业难度,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作业难度设计划分为三个梯度,第一层次难度系数较低,以常规性基础题目为主,第二层次难度系数适中,适合大多语文生,第三层次难度系数偏高,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为主。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水平,为学生布置相应层次的作业,帮助查缺补漏。同时,学生也可选择感兴趣的或者难度系数高的题目,提升自身的能力,激发潜能。
        (四)依据教学目标,对作业内容分层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分层布置作业时,教师一定要明确不同层次要达到的目标。充分利用教材自带的练习题和自己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题型,作为分层作业的素材,设计出梯度明显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比如,在每一篇课文学习完后布置分层作业时,对于A层的学生不但要求他们熟悉生字、生词,还要理解阅读,完成课后的问题;对于B层的学生要求熟悉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对于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熟悉基础,如字、词、句等的掌握和运用。在这个基础上,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提出表扬,这样学生会更有进步的信心,学习的劲头会更足,希望会更大。只要教师不拘泥于过去死记硬背的作业形式,使分层作业的内容更加的丰富、灵活,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可能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完善评价机制,对作业评估分层
        因为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基础、作业类型、作业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就应该配置分层的评估模式,确保评价工作的真实和准确性。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老师制定完备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给予学生们前进的动力。对于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从创造力的角度出发,发掘他们作业中的所表达的思想和对语文的认识,从而进行科学评价。对于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探究他们的作业中的进步,从细节入手对其进行鼓励和认可。
        结束语
        总之,分层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不同层次中的每一个学生进步。所以,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把学生进行分层,再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灵活、科学的分层作业,才能真正发挥分层作业的作用,实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超颖.小学语文作业分层管理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63):17-18.
[2]沈志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0(11):41-42.
[3]杨静莉.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和应用[J].新智慧,2019(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