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陈爱森
[导读]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行业技术整体提升有着促进性的作用
        陈爱森
        35052119801013****
        摘要: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行业技术整体提升有着促进性的作用。通过对技术的研究以及更新,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施工中时间、材料的损耗,从而达成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利润率的目的。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技术应用,需要遵循着严谨的技术应用规范,保证应用效果,促进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砌体结构的房屋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房建砌体结构采用混凝土砌块、砖块等材料进行加工成为主要的墙体结构,所以砌体结构的房屋延展性特别低,抗震性能自然也低。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偷工减料,降低了使用性能,在遇到地震时,这种房屋很有可能会倒塌,所以为了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对砌体结构的加固工程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1填充墙砌体工程的基本状况
        目前,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与施工材料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砌体工程中施工材料的应用种类较为多样,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充分地考虑实际的施工需求,通过对施工环境的勘察,进行材料的适当选择。一般情况下,轻型材料的选择更为适合于建设的需求,轻型材料对于建筑体本身造成的压力较小,同时在轻型材料的施工中,总体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对于施工流程,要给予重视。在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严格地按照工程设计以及填充墙的施工流程进行,使得砌体结构能够保持稳定,从而达到有效保障墙体质量的目的。
2房建砌体结构的优点
        砌体材料来源十分广泛,可就地取材房建砌体主要是石砌体、砌块砌体、砖砌体,而石材、砖块、粘土、砂等主要材料都是天然存在的,而且这些材料分布的范围很广,即使不易找到的材料,如砖等材料,只要有粘土,就可随时烧制而成。需要购买的水泥、钢筋、木料等也比较便宜,此外,一些工业废料还能重复利用,加工成为砌体的原材料,因此砌体材料的来源根本不是问题。耐久性和耐火性强由房建砌体材料性质所致,其耐火性和耐久性都极强,所以,我国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大型建筑中,砌体结构的建筑较多,主要是因为这些建筑能长达百年地暴露在空气中不会被腐蚀,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坚硬的材料使其隔热效果非常好。
3砌体填充墙的设置改变了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砌体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之一体现在对水平承载力的改变上。砌体墙与RC框架形成的复杂相互作用改变了各构件的受力机制,使结构整体的水平承载力大于各构件的水平承载力之和,且较纯框架有明显提升。科研人员对影响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查。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材质砌体墙对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有着不同的提升效果,其中传统粘土砖的提升幅度相对较低,轻质砌块带来的综合效果更佳;填充墙的强度与刚度是影响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强填充墙框架在承载力方面比弱填充墙框架表现更好;门窗洞口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对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有着巨大影响,能不同程度的减小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Schneider从砌体填充墙的截面尺寸入手,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减小填充墙高宽比或增大填充墙厚度都能提高结构水平承载能力。
4填充墙砌体工程相关技术分析
        4.1保障房建砌体整体有抗震性
        不仅要对房建砌体的局部进行加固,更要保证该砌体整体的抗震承载力。房建砌体的抗震整体性是指承重构件能合理传递和共同承受地震作用于整个砌体的能力,只要房建砌体的整体抗震性好,就能减少一些建筑物局部破坏或倒塌所带来的危险,从而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4.2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
        在施工阶段中,需要严格地按照施工的规划以及相关的设计图纸,展开施工的安排以及实施的工作。从现阶段的工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体的施工流程是较为成熟的,然而不能忽视在一些细节的部分,仍旧需要调整。因此,在施工中,流程的安排在大体上需要遵循着技术的基本状况。对于技术的细节流程可以进行适当的试验,对现有的成型模式进行细微的调整。另外,需要关注到的是不同材料的应用目的以及具体的应用技术是存在区别的,在建筑中填充墙砌体工程应用的材料常常存在组合应用的状况。例如,一些部分的外部墙体对于隔温效果的要求较高,选择可以提升隔温效果的材料来满足应用的需求;在一些住宅尤其是高层密集型住宅的建设中,对于隔音效果的要求较高,就需要选择具有隔音功能的材料进行施工。不同材料的施工流程区别上是较为明显的,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以及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人员,都需要对工作的现场技术应用进行关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技术与设备的调整,使得技术的应用能够符合于材料的需求。
        4.3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期间的技术控制
        工程开工初期,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各类细部构件,比如沟槽、孔洞、管道、埋件等进行布置,施工过程要与施工方保持密切联系,防止出错,监理单位也需要实时监管,提前设计和布置这些细部结构的好处在于,它能有效防止项目完工后对砌筑好的墙体进行凿孔,既节省了造价,又不会破坏砌体。不仅如此,结合建筑物钢筋规格、数目、位置和间距,对墙体拉结筋进行布置,起到结构抗震作用。
        4.4房屋建筑特殊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
        门窗工程是砌筑工程中较为特别的部分,应当在设计时重点考虑。通常条件下,有2种门窗安装方法:第一种是若门窗安装早于砌体砌筑,则砌筑环节需要留出3mm的缝隙;若门窗安装晚于砌体砌筑,则按照弹出的墨线进行定位,再砌墙。因为施工前有预留空隙,因此完工之后再局部填缝是很合理的施工流程。
5房建砌体结构的加固施工技术
        (1)利用水泥砂浆或钢筋网水泥砂浆对面层进行加固的施工技术。当砖砌体的墙的抗震承载力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使用水泥砂浆或者钢筋网水泥砂浆对墙的面层进行抹灰加固。(2)对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的施工技术。对砖砌体的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属于一种复合截面的加固方式,利用这种加固方式加固的墙适应性很强,砌体进行加固后抗震能力会极大提高,该方式的施工经验丰富,但现场施工作业持续时间较长,加固后的建筑物空间变小。(3)砌体结构的联结和拉结施工技术。其施工技术主要是链与锚,通过链与锚将原有的砌体构件与加固后的圈梁等构件连成一个整体,提高构件的抗震性。(4)对砌体构件的横墙进行加固。如果原有的房建砌体墙体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就需要增设一些抗震横墙,增设的横墙厚度应超过240mm,在增设的墙下面做基础,提高砌体的抗震性能。
结束语
        在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需要根据环境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确保材料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填充墙砌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验收阶段的技术工作,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青山,马贵红,刘洋,武恩情,黄一雄.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0(10):127+129.
[2]陈玉光.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49-50.
[3]卢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35-36.
[4]岳利生.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4):82.
[5]陈刚.关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2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