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霞
37078419781226****,山东 潍坊261000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技术的支持和推广密切相关。新时期,建筑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大的竞争优势,公司必须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发展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实际发展中,企业在跟上国内科技发展速度的同时,应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水平,使企业在国内外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公司应该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公司必须用固定的时间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理论培训,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技术;控制;优化对策
1土建施工现场技术控制现状
1.1施工人员整体专业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专业设备和施工技术越来越智能化、科学化。但由于许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程度较低,对这些专业设备和施工工艺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专业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也不太了解,缺乏理论知识。特别是一些农民工专业技术能力较差,将严重阻碍民用建筑项目的高效开发和运营。
1.2物料管理效率低
由于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建筑材料,施工现场会非常繁忙和混乱,这就造成了材料管理上的一定漏洞。比如在民用建筑工地上,一些建筑材料经常乱放。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管理方案不完善,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会导致建筑材料的过度浪费和建设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
1.3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施工现场开工前,企业会制定一系列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但这些施工方案的可执行性和实用性较差,大多是从网上抄袭,缺乏现场施工对比。而且,监理单位和业主监理对方案的监督审查流于形式、肤浅,一些方案编制人员工作经验非常缺乏,使得编制的施工方案缺乏可执行性,与实际施工不符。其次,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管理人员极度缺乏。虽然企业的每个项目都会设立一个安全监管部门,但这些安全部门招收了一些应届毕业生作为后备干部,他们对施工现场不太熟悉,不可能真正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此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管理意识缺乏,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或安全隐患没有正确认识。而且,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施工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容易产生施工安全隐患。
1.4设备管理
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详细观察施工细节和每一个施工过程。但随着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对防水技术、BIM技术、GPS测控技术等新技术的了解也不是很透彻,新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的应用难度较大。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
2.1土建技术中的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钢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钢筋绑扎技术和钢筋连接技术两个方面。
首先,分析了钢筋绑扎技术。
在具体施工阶段,要做好现场踏勘工作。钢筋绑扎过程中,要保证其符合图纸施工规范的要求,保护层厚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在预埋件的制作过程中,要了解钢筋的实际范围,保证定位准确,为保持水泥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绑扎头应避免放置在保护层内。
然后从钢筋连接技术分析,钢筋连接技术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焊接连接和绑扎搭接。
首先,绑扎搭接工艺需要掌握钢筋搭接接头的具体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计算接头面积百分比。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接头面积百分比与搭接钢筋直径有关,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应尽量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以保证搭接接头的精度。其次,焊接连接技术主要包括电弧焊和闪光对焊。连接方式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找出连接规则。如施工初期检查钢筋质量,选用性能良好的钢筋,特别是下料过程中搭接和弯曲的长度。绑扎时,应找准绑扎顺序,准确预留孔位,避免钢筋接头接触。为保证底板钢筋绑扎的稳定性,应在底部发挥主受力钢筋的优势,并用砂浆保证受力钢筋的接缝效果。
2.2土建施工技术中的模板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中的模板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模板拼装、顶板模板拼装和柱模板拼装。有助于保证施工项目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2.2.1模板拼装工艺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拼装方法的准确性,并实时关注拼装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施工人员检查待拼装模板的质量,注意混凝土内部状态,清除已有杂物,对混凝土干裂现象及时补水,后期拆模时也要用防粘剂操作,以体现建筑物的完整性,模板拼装过程中,应检查拼接接头位置。在模板拼装过程中,经常发生模板偏移。因此,应充分发挥钢管的优点来固定模板。
2.2.2在应用过程中,为防止钢筋错位现象的发生,应发挥垫块的作用,观察支撑钢管的具体情况,准确设置。在顶模支撑的钢管排架上,应保证应力平衡,避免顶模拼装时倾斜,使其满足后续施工的需要。屋面模板拼装好后,应尽量安装在墙板四周。测量顶拱尺寸,与施工现场不符时进行调整,以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2.2.3柱模拼装技术有助于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在准备阶段,需要测量汽缸尺寸,并保证水平控制线和周围控制线的设置精度。在柱模拼装过程中,如掌握好柱模宽度和竖向位移,要求柱模宽度小于200mm,竖向位移在5mm以内,以防止模板变形,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2.3土建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三个方面。
2.3.1混凝土浇筑工艺应在施工初期准备好,待施工的表面杂物应清理干净。设计好混凝土运输路线。为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应缩短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记录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并定期检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流程,连续浇筑。防水工作是关键。在支护管理过程中,应及时处理存在的位移问题。
2.3.2在混凝土振捣技术中,振捣方法主要有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的效率较低,但在一些特殊领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机械振动与插入式振动相结合,解决了间隙问题。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掌握连续作业时间,一般在20秒左右。鉴于混凝土表面无异常情况,可继续进行以下处理。使用平板振捣器时,应掌握振捣的时间和顺序,由外向内振捣。
2.3.3混凝土养护技术,在混凝土养护阶段,需要监测混凝土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使其处于最佳范围。优化养护工艺,喷塑与覆膜有效结合。在养护时间上,要充分结合混凝土凝结温度和湿度,一般在2周左右,并及时处理养护过程中混凝土构件的变形,以保证施工的稳定性。
结语
我国土木工程技术近年来不断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相关企业要加强交流与共享,认真取长补短;在企业中,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相关专业水平,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土木工程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项伟大的惠民工程,应当引起重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不断进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3):125-126.
[2]黄燕.浅析民用建筑土建施工技术要点[C].2014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