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杨鹏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建筑业中的人力、
        杨鹏
        湖北浩华工程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建筑业中的人力、物力等的费用价格正在持续上涨,再加上我国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比较滞后等,使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对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BIM;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适用性
        1BIM原理与功能分析
        BIM是用数字建模软件把完整的建筑信息以参数化、数字化的形式构建的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建筑物的所有构件信息、项目信息、造价信息,因此BIM的实质是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三大数据标准IFC、IDM.IED的支撑,把不同软件、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有效地连接起来,确保与该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得以快速、通畅的传递及共享。BIM实际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可以共享项目信息的资源平台,可以为该项目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且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参与人可以按照权限不同通过BIM系统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数据。BIM也是一种系统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整合建筑行业已经在使用的CAD、CAE、VDC、BLM与可视化等技术,使相关专业技术软件的数据成果都可以在BIM系统中进行存储、交流和调用。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2.1重点控制施工阶段成本的观念已经落后,应该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造成管理重点放置于施工阶段,所持有的理念是将施工阶段控制好便能控制好整个成本,很显然这个理论是片面的,没有意识到投资决策阶段针对定义项、选择建设位置及标准等要素均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项目造价。当前我国常见的明确工程造价方法是依据施工图纸将工程量算出,并通过定额组价结合清单计价软件的方式计算工程直接成本,然后依据规费、措施费以及税金等将间接费算出,整体汇总后形成工程造价。
        这样的方式能说明工程造价的根据是施工图纸,这便使严把设计关显得格外重要。可在具体进行项目建设投资时,很多投资者均将重心放置于后面的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设计造成的影响。例如:是否是最节省的钢筋配比、是否选用经济性高的建筑材料、设计的质量及功能能否满足规范要求,防止在施工中由于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造价等。
        2.2造价控制相对被动,每个阶段间存在造价信息脱节,无法保证更新共享的及时性。由于建筑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从项目前期便已经涉及工程造价了,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工程造价整个过程中仅是工具性的进行被动计算。如通常在设计项目初期开始,需要编制相应的设计概算,在施工图环节会涉及施工图预算,在建设工程竣工后还会涉及工程结算,但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无论是施工队伍还是建筑企业,出于得到尽可能多的利益通过借助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及时更新信息,使用隐蔽工程等借口、漏洞对工程量进行重复计算,由于不严格的工程造价控制而引发增量、索赔、错算等问题。因为一般是“事后算账”,要是无法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极易发生投资超限的问题。
        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BIM的适宜性分析
        3.1BIM需求分析
        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进一步升级完善,可实际上在当下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造价模式和市场相脱节、无法共享项目造价数据库、区域性工程计算问题、造价数据延后等。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中一种系统且全面地管理方法,重点强调针对建设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化管理,在将不同阶段造价管理做好的基础上,构建各阶段间的动态性联系,以此形成一条工程造价信息链条,可以从建设工程开工直到结束,均能对全过程造价有效控制,在减少投资的同时提升生产率。建设工程若想做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应关注以下两方面:
        3.1.1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在不同阶段的项目参与方都能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全部工程信息透明规范,进而确保造价管理信息可以顺利传递在上下的不同阶段。
        3.12建设单位通过有关工具,由最初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针对工程项目,进行动态化的监控造价管理,可以全过程、全方面地管理与控制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而让建设工程整体造价达到最优。


        3.2BIM适宜性分析
        3.2.1有利于积累与分享数据
        在以往的造价管理工作中,针对已建工程项目无法快速有效参考造价资料,而上述资料针对之后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BIM模型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便可以借助数据库保存并详细汇总这些资料,在涉及查找分析时便可以实现快速查找,为数据信息的共享交流创造方便条件。在不断累积工程项目相关历史资料中构建的BIM数据库,可以在造价管理时结合具体标准,参考以往数据资料构建出的拟建项目模型。在建筑企业拥有个人BIM数据库之后,便可以在投标过程中,依据之前所完成的相似工程的有关造价指标,将商务标快速精准制作出来,最大限度降低因为造价技术员的失误所带来的不必要成本投入。依托BIM所形成的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及时共享和有效交流。由此可见,把BIM有机结合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将BIM所具备的价值与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提高各环节造价管理效率,扩充造价管理措施和手段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各环节造价管理的动态化联系,从而对建设工程总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3.2.2有利于动态管理工程造价
        依托BIM三维模型,增加成本维度、时间维度所建立的5D建筑模型,在做到实时动态监控的同时,能够更加科学安排人员、资金、材料以及机械计划等。关于BIM模型,其中的每一构件均被赋予相应的参数信息,例如材料、进度、位置、工序安排等,能对各个构件信息任意组合,其为工程多算对比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基础。总之,应用BIM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而且能促进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3.2.3有利于精准计算工程量
        在BIM技术被引入后,依据参数化模型,3D布尔运算以及空间拓扑关系,有关造价人员仅需根据当地计算工程量的规则,将其在BIM软件进行对扣减计算规则的调整,这样系统会自动进行构件扣减运算,而且让计算出的工程量信息更快速、更精确。造价人员便能在繁杂的计算工作中获得解放,进而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风险评估、询价等价值性更高的工作,一方面减少可能因为人工计算出现的错误,一方面有利于精细化管理。
        3.2.4有利于及时更新BIM数据库信息
        通过BIM将全部的建筑物信息组建成参数化3D模型,在工程项目出现变化、市场材料价格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仅需要在BIM模型中对信息进行调整,数据库便能自行进行相应调整,数据库会在整个项目寿命中处在类似的不停变化中。关于数据库信息,其主要涵盖建筑构件整体工程量,项目设计变更、建筑材料价格等。有关管理人员若需应用这些工程数据,直接通过BIM数据库便可以快速精准找出,由此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及管理工作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依托BIM技术能实现更为科学地管理工程造价,而且让管理更高效更具针对性。提高模型能将项目成本精准计算出来,保证可以精准控制工程造价,切实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看到该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获得很大进步,但实际上BIM技术的应用依旧是初级探索阶段。本文坚信,伴随BIM技术的积极推广与广泛应用,相关人员对深入研究与全面掌握BIM技术,必然会让建设行业在造价控制方面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杨疆.BIM技术在项目建设前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210.
        [2]孙翠芳.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45):155.
        [3]单欣欣.浅谈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4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