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隆盛恒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350
摘要:随着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各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如果不能共享项目信息,会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及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BIM技术,不仅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还能够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呈现出来,及时解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土建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土建施工;现场布置
引言
传统施工现场布置以静态为主,即仅在施工前提供施工现场布置方案,不能根据后续施工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施工现场布置。基于BIM技术的协调性特点,施工单位可根据施工变化调整相关参数,优化施工现场布置方案,更好地为土建施工服务。
1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性
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模型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将工程信息作为技术管理参数,可以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借助BIM技术还能够对施工的防护措施进行模拟和测算,制定工程防护的最优方案,提高建筑项目实施的安全性。
1.2模拟性
借助BIM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的施工模拟,可以科学地分析各类因素对工程实施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建筑工程实施的科学性模拟,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规避工程隐患,提升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性,确保建筑项目按计划要求顺利完工。
1.3技术优化性
通过BIM技术可以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借助BIM技术建立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型,获取项目的进度和技术数据,然后技术人员根据信息数据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BIM技术不仅可以规避工程的安全事故风险,还能够优化建筑项目的施工计划,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项目施工的效率[1]。
2施工场地布置的原则和要点
施工场地布置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功能要求、规划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使现场条件符合规范和法律的规定,各部分之间的活动应具备合理性,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布置施工场地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土地占用面积,提升土地利用率,控制临时设施的搭建费用,加强对既有管线、道路的管理。确保运输便利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运输费用,科学规划运输路线并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布置施工场地时要注意四方面内容:第一,场内外交通运输线路;第二,确定临时用水、用电、通信系统的规模和位置;第三,确定各施工职能部门和仓库等场地分区的规模和位置;第四,合理划分临时设施区域。
3BIM技术在土建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要点
3.1整合施工现场布置信息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空间有限,施工单位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空间。施工现场布置工作涉及办公场所、值班室、材料仓库、模板堆场、围墙、加工区等部分,在进行上述部分的布置规划时,施工单位须考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相关规范标准、材料损耗、人员配置等信息。就此,在实施施工现场布置时,施工单位应全面整合施工现场各类信息,为施工现场布置提供参考。
3.2明确施工现场布置目标
施工单位在基于BIM模型实施施工现场布置时,应注重如下指标:①工程量。施工单位应根据土建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现场的各类元素进行归类,由BIM软件自动统计施工现场布置工程量,为施工现场布置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②成本。施工单位可基于BIM模型,明确施工现场的设施布置状况,准确计算设施造价与施工现场物料运输成本,从而编制兼具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施工现场布置方案。③运输效率。施工单位应基于BIM模型,分析不同施工现场布置方案下,施工现场的物流及人流状况,以缩短物流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效率,规避重复搬运,便于人员流动为目标,优化施工现场布置方案[2]。
3.3施工现场地形建模
施工场地布置的基础是地形建模,该工程使用Revit软件进行地形建模。使用Revit软件创建地形模型,可有效降低建模难度。工作人员只需将DWG、DXF、DGN等三维等高线数据导入其中或者利用放置点指令即可建立模型。在进行施工现场地形建模时首先从工具栏中选择场地命令,然后依次输入测量点的准确测量值,确保各项数据精确无误,最后点击确定即可生成模型。如果需要修改地形模型,只需键入要修改的数据信息即可完成。
3.4施工场地布置
使用BIM技术建立施工场地的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实现施工场地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工程的物料通道、人员进出场通道、材料加工区、物料堆放区、起重机械通道、垂直运输通道、危险区域等位置,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环境下施工。建立场地模型后,需要进行施工过程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如车辆和材料的进出场情况、塔吊部署、临时加工场地和临时办公场所的位置规划、行车线路设计等,同时还应做好项目周边环境的考察工作,将收集到的工程信息和数据输入到三维模型中,使构建的三维场地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施工实际情况。
3.5合理布置临时运输道路。
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货物的转运路线,合理安排临时道路,具体可关注如下内容:①合理规划临时道路和地下管网的施工流程,规划需有效利用永久性道路,做好路基、简易路面的处理,节约项目资金。②提高运输道路的通畅性。至少设置三个出口保证交通通畅。③合理选择路面结构。根据运输情况和运输工具的类型确定临时道路的路面结构,优先考虑连接城市干线[3]。
3.6场地布置优化
传统方式进行场地布置,最终形成的是二维平面布置图。现代工程涉及的项目内容较多,需要做好各方信息统计和对比,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利用BIM技术能够模拟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所有信息能够直观呈现,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对各专业项目的协调和处理,优化施工场地的布置方案。同时,利用BIM技术还能实现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施工环境的模拟,使项目施工效率、安全性、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结束语
通过BIM技术建立高层建筑的工程模型,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工程情况,管理者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动态管理,还能进行管理措施的模拟测试,尤其在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叶桂谷,谭雨阳.BIM技术辅助下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布置与绿色施工控制[J].城市住宅,2020,27(6).
[2]林新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20,27(5)
[3]安忠平.刍议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