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陈美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

        陈美娟
        山东省庆云县金书小学   253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教育领域。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高效的阅读教学,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小学语文;趣味性;直观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模式的丰富多彩,还能够极大的拓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野,并且促进教师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极大的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高效的阅读效果。
一、为学生构建趣味性小学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趣味性的内容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语文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学习的主要学科,在学习过程总难免会遇到一些艰深晦涩、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难免会产生倦怠感与抵触情绪,这时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增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点时的兴趣度。因此,教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 ,将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图文结合、视频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秉持着增强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构建趣味课堂的教学理念,我首先为学生做了趣味性的课前引入,即“本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以生动的语言文字将心中的喜爱之情表现了出来,那么,你们你们喜爱家乡的什么食物呢?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一下,进行课堂展示。”学生在课前导入的影响下,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展示了杨梅的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对杨梅产生印象,促进了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而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营造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的载体之一是多媒体教学模式,它具有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独特优势,可以在运用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情境,构建色彩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极大的促进学生参与感的增强。因此,教师应当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运用具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把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景象全方位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小学语文知识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花的学校》时,这篇课文讲述了学校之美,在花的衬托下,学校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之地。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环境,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花的海洋的视频,并且与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后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发挥阅读自主性,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体会作者对学校的热爱,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出自己对学校的热爱与感情。在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提升了阅读的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难以理解、不容易进行有效记忆的语文知识点就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难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调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内容时,也难以及时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将教材上语文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集中的展示,并且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进而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其中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我家的小狗》时,秉持着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的教学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课文的基本框架与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结构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在阅读与体会过程中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由于这篇课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强的联系,我还运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自己的宠物狗,带着感情去阅读课文,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在积极的阅读时间中,促进了学生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的提高。而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进行交流,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活跃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有效的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需要教师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与创新性的手段,进行阅读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鉴于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与温度课堂,通过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并且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贺翠英.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12):29.
[2]童一峰.用信息技术手段助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5(22):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