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中课文插图的使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曾迎春
[导读]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关键构成部分

        曾迎春
        晋江市陈埭中心小学 362211
        摘要:插图是语文教材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拥有画龙点晴、辅助烘托等关键作用。教师要擅于掌握机会,正确引导学生带上积极的心态去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如何利用插图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及时的开展语言训练,让课本中的插图能够切实的发挥出提升学生对肯内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内容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使用方法
        正文:伴随着信息科技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逐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获得了广泛运用,在阅读文章教学过程中,许多情况下大家应用了很多的课余素材资料,却忘却了文本本身所需的课文插图,让插图失去本应充分发挥的作用。文图融合、图片配文字是部编版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突显特性,从教材内容中可以发现,每章课文都装有一幅或多副插图。这类图片配文字的教材内容编辑,合乎小学生的年纪和认知能力特性。在教学时,大家应当多方面、多方位地发掘好课文插图这一资源,充足高度重视和运用课文插图教学,充分发挥课文插图较大的作用,那样不但有益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爱好,突显教学关键,提升教学问题,对塑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逻辑和逻辑思维能力,圆满完成小学生语文教学的任务,都发挥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文本和插图的完美的融合中,体会文本的风采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情怀。
        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图片与文本对比更具有丰富性。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画图片并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画图片时,要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优质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插图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顺序、关键环节和顺序这种关键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不一样的年龄段培养学生不一样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重点围绕考试大纲规定及本章节目录训练的关键,培养学生相对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次序的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来景,从主人公到次要角色,从角色的服装姿势到小表情、神情,从总体到部分等。只需坚持不懈、系统化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获得长久的提升。如,从小学二年级慢慢就必须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主到次的观察课文内容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同时去思考隐藏在插图中的主题思想、和课文的关联这些,依据自己的想象以及日常日常生活的积累让插图活起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二、借助课文精美插图,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低学段是学生语言发展趋势最快速的阶段,但因为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时通常会过度简易或杂乱无序。因而,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务必有目的性地开展很多的语言表达训练。课文内容中的插画图片制图精致,备受学生钟爱,因而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优质素材图片。
        比如,小学四年级《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有几幅恐龙的插图,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看到远古时代的恐龙的样子,仅仅靠课文内容,学生可能无法想象恐龙的样子,但是有了插图,教师就可以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中所述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堂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平台。这样一来,教师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就能有效调动学生自我表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应用插图突显重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教学课堂最基础的规定是围绕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和问题开展。具体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是把握一篇课文的基本,而理解原文中重要句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重点和问题,充分运用学生的主导作用,推动学生积极开展来多方面突破。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又很好学、易懂呢?教材内容中为相互配合学习词、句和课文内容的内容而设计方案的插画图片,具备生动形象的特性,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根据以详解文,以文赏图,将抽象的文字或者难以理解的语文知识转换为可感知的实际形象,让文本与客观现实中间创建起联络。教材中有很多重难点,学生无法完全的进行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他们根据课本中的插图来协助学生对内容进行了解,插图另无趣的教学内容也变得生动和有趣起来,学生们也会对语文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根据从抽象到实际,再到理解和应用的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由理性升高到客观,进而突破重点和问题,最后内化作自身的知识,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插图根据其形象化的特性,塑造学生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和逻辑思维能力,协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具备关键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做为学生深入了解文字的桥梁和走入文字的关键媒介,插图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更有活力了,它应当得到更高层次人才上的应用,获得实际意义上的应用,例如看图写话、读文研图,师生紧紧围绕插图开展互动交流,及其师生设计制作插图等,教师可以真正意义上完全发挥插图的作用,使插图真正的变成语文课文内容的关键构成部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朝国.提高小学语文插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49-149.
        [2]胡燕君.试论小学语文插图资源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10-111.
        [3]皮玮.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000(001):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