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杨慧宏
[导读] 一个好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把抽象的问题转变为较为具体

        杨慧宏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城南幼儿园         033400

        摘要:一个好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把抽象的问题转变为较为具体、较为直观的数学问题,让幼儿对数学问题有着更具体的理解,有利于塑造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目前数学教学质量一直停滞不前,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找出数学活动教育中存在的漏洞,并对之进行优化改良,以便于幼儿理解数学问题,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数学;数学活动;教学策略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对提升幼儿的智力和塑造良好的思维方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还存在着不以幼儿为中心、所教学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死板等诸多问题。为了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质量,幼儿教师要分析自身数学教学内容是否存在缺陷,并针对其进行对应的措施,促进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中心偏离幼儿这一主体
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要素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传统教育学派也一般支持这种观点,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才能做到有效教学,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这种观点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同样成立,只有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来举办数学教育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学,但目前幼儿园中的一些数学教学活动脱离了幼儿这一成分,出现了教师想教什么便教什么,忽略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感受的情况,首先这会使教师和幼儿的沟通变少,幼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最后导致幼儿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影响数学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幼儿变成知识的被迫接受者,会导致幼儿出现厌烦心理,影响幼儿今后的数学学习,不但教学效率不高,还削弱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2 数学活动教学形式较为呆板,教学材料单一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我们应该以做为中心,再进行教与学,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也应该以做为主体,再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但是目前阶段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却很少出现以做为主基调的内容,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材料对幼儿理解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也有可能是教学材料的获取较为困难等。一般来说,幼儿的思维更能接受具体的形象,而数学中很多知识是抽象的,如果幼儿教师没有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材料的重要性,会导致幼儿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不但降低了教学效率,还削弱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1.3数学活动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但同时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体现数学,可以说数学是一门和生活契合度很高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化为具体形象的问题,但是现阶段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很少有能够做到高度生活化的,这就导致幼儿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会失去解题能力,所学的数学知识难以反馈到现实生活中,违背了数学教学的初衷,让幼儿只是单纯地记住了知识点而不会利用之。
2.解决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问题的有效策略
2.1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举办数学活动
为了解决教学中心偏离幼儿这一问题,幼儿数学教师要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要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从中获得灵感,并以此为主基调来设计自己的数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数学活动内容才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数一数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幼儿对鲜艳的颜色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将用来教学数数的教学工具替换成颜色比较鲜艳的水果,在数学活动教学时先摆出水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随后再引导幼儿数一数每组水果有多少个,哪些水果大哪些水果小,并将水果作为奖励品赠送给数对或者回答问题正确的幼儿,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使幼儿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2重视教学材料的重要性,丰富数学教学活动内容
针对教学材料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幼儿园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审视自己的数学活动内容,将其中死板的内容提出,利用教学材料将互动性强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做到在“教学做”中把“做”作为重心,针对教学材料获取困难的问题,教师要从幼儿园的环境中获得灵感,将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以空间形状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以幼儿的思维较为活跃、创造性高为灵感,将呆板的空间形状学习变成积木课,让幼儿能够在积木的玩耍中学习有关空间几何的知识,这样不但能够使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还能让幼儿把所学的知识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习钟表为例,在没有适合教学材料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用教室中的钟表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向学生提问“现在是几点几分啊?”、“还有几分钟就上/下课了?”等问题,这样在教学材料受限制的情况下也能让幼儿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
2.3从现实中获得灵感,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不高的情况,教师首先要利用幼儿园中的各类生活资源,将其改良优化,融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之中,做到生活化的转变,教师还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一些生活问题,将其整合进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最后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改良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还要鼓励幼儿自己能够在生活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的生活化。
以幼儿园的课后作业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让学生去数幼儿园花园中有几种不同的花,什么颜色的花最大,什么颜色的花最小,让幼儿能够从生活中提取出数学问题,逐渐的做到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结束语:
目前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幼儿园数学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合理利用教学材料,将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逐渐改善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一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2]杨莉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理论模型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2.
[3]梁艳沃.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