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紫晗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麻车屿小学
摘要: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小升初语文的衔接训练,着重构建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想学”、“乐学”、“爱学”,从而自主学习语文,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
小学六年级是第四学段的准备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重要过渡期。如何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在当前小升初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教材内容衔接不够、小学与初中教学方式不同、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等问题。本文主要基于语文教学现状及学生学习特点,进一步探讨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平稳过渡和有效提升。
一、关注学生,打好衔接基础
众多周知,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学习内容上,初中语文更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逐渐上升;就学生自身而言,步入初中后,学生面临更大的学习挑战和升学压力,常常会出现学习上不适应、成绩有所下降的情况。因此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及心理情况,促使语文衔接教学能够“对症下药”。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学习态度方面。一些同学会对学习产生懈怠、厌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和干劲。二是学习习惯方面。通过对本校六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听讲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主动预习和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课堂笔记记录不及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未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三是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对大多数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能够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语文学习任务,但是仅仅停留在老师讲授的内容上,缺乏读写的方法,使他们难以更上一层楼。
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致了他们具有不同的基础知识积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还发现小学生学好语文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大部分小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并希望自己在语文学习上能有更大的进步。但是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老师在教学高年级时,需要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在这方面做好衔接和铺垫,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克服对下一阶段初中语文学习的畏惧心理。
二、点面结合,紧扣衔接要素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促使我们积极优化教学策略。《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开展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时,可以有效关注“点”与“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点”、“面”与学生常用的写作方法无关,而是具备了特定含义:“点”即“小升初”语文课程六要素中各要素的侧重点,“面”即“小升初”语文课程六要素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不同维度之间的有机结合。运用“点”“面”结合,不仅能突出课程重点,体现语文课程的难度和深度,而且着眼于课程的整体构架,体现语文课程的深度、宽度和广度。
小升初语文课程的六要素体现了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和紧密联系。“点”“面”式教学,就是有深度、有广度地把语文课程整体架构起来,将“整体把握”与“重点突出”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体系,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可利用的“支架”。譬如在小升初阅读与写作衔接课程设置中,不仅要重点关注主题、语言、文体、知识、主旨、教学这六个元素,而且要注重上述元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再细化来看,“面”指的是小升初语文读写衔接课程的整体构架和基本单元,“点”指的是每一单元不同课程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升初语文六要素”的侧重点而确定。教学内容上,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面目全非。课程设计上要充分运用“小升初”语文六要素的侧重点策略,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当然,这些“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个组成部分。这种课程体系是文章的“面”,是整个语文课程的整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读或写上进行解析,再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某一点。
“点与面”相结合的课程衔接策略是先从“面”上对课程进行结构化衔接,然后根据结构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最后在“点”上实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点面结合”的课程设置艺术,是一种既符合读写规律的语文课程设置艺术,也符合学生语言、心理发展的课程设置艺术。以“小升初语文课程六要素”为基础,细化符合语文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能使小升初语文衔接得恰当好处。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小升初语文的衔接训练,着重构建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想学”、“乐学”、“爱学”,从而自主学习语文,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佳丽.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 (33).
[2]张丽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3]陈莉莉.浅析小升初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