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萍
东方市教育局大田中心学校 572624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量,我们一直都在尝试将课内外衔接,实现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本文结合个人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就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做如下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课外阅读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重要作用?
课内外阅读衔接有利于拓宽学生阅读量,这是课内外阅读衔接最显著的作用。通过将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依托,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自主阅读,逐步增加学生阅读量。
课内外阅读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依靠大量阅读,当学生阅读量丰富了,阅读面广了,阅读能力自然得以提升,课内外阅读衔接首先增加的就是学生阅读量,然后“量变”形成“质变”,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内外阅读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大量阅读课内外书籍,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多、更管广泛地文化熏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书籍中“以小见大”,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进一步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
1.以教材内容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点
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是小学生课内阅读最主要的素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阅读内容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快速在阅读中汲取“养分”,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要想课内外阅读衔接得当,就必然要依托教材内容,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例如,教学《姓氏歌》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顺势引入《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传统特色金典名著。这几篇课文从内容上而言,容易让读者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将几篇课文有效结合,能够快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如,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可以趁势引入《三国演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这本经典名著,将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后,逐步培养其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2.以阅读方法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点
阅读方法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阅读、快速阅读的基本前提,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阅读的文章,也才能更有自信地阅读,阅读量才能稳步增加,阅读能力才能逐步得以发展。
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格外注重阅读方法指导,而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契合点。
例如,教学《狐狸分奶酪》这一课文时,故事讲述了熊兄弟得到奶酪之后,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故意把奶酪分不均匀,结果自己吃掉了整块奶酪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需要让学生明白:朋友之间若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做人应该宽容大气,对待朋友更不能斤斤计较。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类蕴含深刻内涵的寓言故事时,语文教师就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寓言故事中隐含的哲理。同时,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将故事讲给家人听,课后自主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当然,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课后自主阅读《龟兔赛跑》、《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等故事,让学生带着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到课后阅读,真正去理解各种寓言故事隐含的道理,从读故事书中学会做人做事的简单道理,不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以单元主题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点?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编排和内容设计更加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基本上每一个单元的主题保持一致。这种编排设计方式的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主题、思想、内容比较接近的文章组合到一个单元之中,也便于教师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读得更深、更细。为了实现课内外阅读衔接,语文教师也要抓住这一契机,以单元主题为衔接点,适当给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例如,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号寒鸟》、《我要的是葫芦》这几篇课文,同在一个单元,具有相似的主题,都是主人公不听他人劝诫,最后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同类型、同题材的阅读故事或内容的引导,让学生在对阅读内容有效体验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课外阅读体验。在教学完这一单元内容后,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等故事,这些书籍中的各种故事情节丰富、曲折,饶有趣味,能够增强学生阅读兴趣;也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猫和老鼠》、《狼和七只小羊》、《金鸟》,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生动有趣,极具人的思想和情感,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又或者推荐学生读一读《快乐的汉斯》、《三兄弟》,让学生感受勤劳质朴而又幽默可爱的人物,并且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通过单元主题延伸拓展,能够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已然很多,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找准时机,导入课外书籍,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视野自然更宽、更广。
结束语
一言蔽之,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人文学科,相比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学习语文更需要阅读和积累,大量阅读才能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才能实现拓展延伸,才能帮助学生自主成长。为大量阅读有需要依靠课内外衔接,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量,使课内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参考文献
[1]马秀梅.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6(32):104.?
[2]陈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