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 232052
摘 要: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开展的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不是非常的明确,也无法深入地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积极做出转变,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有效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探究
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以及民族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以及民族荣誉感,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提起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一个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让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积极的做出改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一、渗透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做得不到位,那么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新的教学任务就需要积极地融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教学两者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
1.1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所以这些传统文化能够流传到今天,是因
为这些传统文化自身的优势,比如说可以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做对的事情,才能够适应社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而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是错的,那么他们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都是优秀的传统美德,学生对这些传统美德要积极的学习,掌握其中的内涵价值。语文教学当中会有很多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良好的媒介,所以说学生需要提高对于这些语文教材的重视,教师也需要利用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去学习这些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2 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中华文化的文学底蕴是非常深厚的,虽然说小学生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知识内容并不能够深入地进行理解,但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使得学生的文学水平不断地提高,这样也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做好知识的铺垫。教师还需要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认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以及生活当中多加运用,沉淀个人的气质,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谈吐水平进行提升,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目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2.1 改善教学方式,重视师资力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用的理念。传统的小学教学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升学率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所以说学校还有教师都不重视语文教学的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是非常的关注。所以说在接下来教师和学校都需要正确的认识传统文化,转变教育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有效教育和培养。课堂教学当中就需要将传统的文化融入到语文知识内容当中去,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组织教师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有效了解,使得这些教师自身具备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加正确、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2.2 转化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
在现阶段所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思维的锻炼,不能够集中于一种课堂模式,长时间下来小学生会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不是非常的集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学生能够更好学习的课堂。比如说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展开教学,又或者是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学工具,引起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神话故事,这是帮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在小学阶段应用的语文教材当中就有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神话,这些神话故事经过教材编撰者传递的中国人朴实的道德观念以及精神追求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也能够充分的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3 有效利用多种资源,传播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仅仅利用课本进行传递和传播是不够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就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来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博物馆或者是文化馆真正地感受到这些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借助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帮助学生探索节日活动的内涵,通过对学生进行节日礼仪的教育,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对学生的礼仪素养进行科学的培养。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将传统文化进行融入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内容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语文教学当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努力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改红.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新通信,2018(04):206.
[2]龚桂英.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J].时代教育,2017(12):219.
[3]吴永前,探析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课外语文,2018(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