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张丹丹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张丹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延寿镇中心小学 1507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所有的教学改革方法中,情境化教学最受学生欢迎,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语文课文内容,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引言
        情景化教学主要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实践,让学生在不断的互动和交流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应用情境化教学手段,增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水平,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
一、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处在识字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识字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只有掌握了生字词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好的获取知识,促进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集声音、图片、色彩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成的教学活动中。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创设出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情境,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学习。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受情境感染和启发,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繁,课堂氛围十分热烈,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三)帮助学生降低生字词学习的难度
        传统的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在学生朗读后让学生通过默写记住生字词,伴随着生字词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识字学习产生厌恶之情,这对学生的识字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降低学习难度,使之贴近学生的能力范围,但又要对学生的能力有相应的提高,基于这样的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进行生字词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具体的理解汉字,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记忆,通过认识汉字的“形”,理解汉字的“音”和“义”。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增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在识字课堂中将语文知识和我们日常生活相联系,可以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认识生字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案例紧紧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接受枯燥无味的识字任务,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联想,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介绍生字词时,讲述一些汉字的诞生或者这个汉字形成的具体缘由,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这个汉字的来历,增加对生字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火”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火”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简体字一步一步的演变过程,向学生讲解:在最开始时,“火”是以火苗的形状表达,然后慢慢地演变成现在的简体字。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火字的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火时,也会联想到这个生字,有效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知识,其次,讲述文字的演变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结。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构建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使课堂识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汉字进行感知。同样,教师也可以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为学生推送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依托智能设备,将识字过程变得更加真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首次与益智电子游戏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环节中通过不断“闯关”的方式,不断的认识新字。在识字环节结束后,教师也要构建良好的开放性的情境,帮助学生巩固,通过设计开放式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结所学内容。
        (三)通过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天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故事实施情境化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人物故事、动物故事、寓言故事等,都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所以,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内容,了解每一篇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创编故事,以简练、有趣、生动的语言讲述文中的故事,创设一个有故事情节、语言幽默风趣,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故事化教学情境。待讲完课文内容,让学生基于自己理解讲述课文故事,形成一个知识循环过程。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
        (四)游戏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游戏情境在识字课堂中创设,这就能为学生提高识字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联系学生年龄特征,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识字游戏活动中去,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可创设多样化游戏情境,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竞争意识提升,帮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形成动力。
        (五)增加识字课堂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识字教学并不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完成识字的任务。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满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教学,增加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成员交流中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其次学生通过和伙伴的分享和交流,锻炼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吸取伙伴的优点,扩充自身的知识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为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多样化情境化教学方法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质效。
参考文献
[1]顾萍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知识文库,2019(24):94.
[2]陈茂清.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19(35):76+78.
[3]龚立兰.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分析[J].新课程(上),2019(12):127.
[4]朱云.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2):103.
[5]夏慧.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情境化教学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2):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