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及管理措施 黄广武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黄广武
[导读] 道路桥梁既肩负着促进城市发展的时代重任,还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及管理措施
        黄广武
        常州市京杭土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道路桥梁既肩负着促进城市发展的时代重任,还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但道路桥梁的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后续的养护环节,易给施工企业带来困扰。故建筑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多种不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对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技术、成效等进行反思,找准切入点并制定科学工序,对各环节的施工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规范,加大监管力度,规避诸多潜在的风险,让施工细致化,使养护更为科学,彰显新时代下高水平的建筑质量。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管理措施


        1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意义
        道路桥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通达性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内容具有多样性,因道路桥梁工程类型不同,其功能作用也不同。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且以农民工为主。他们都是随着工程转移或者上级调派而流动,施工服务区域就会经常变化,难以开展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道路桥梁的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在无遮挡的露天环境中进行作业。与普通工程施工相比,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受外界影响大、涉及的部门和环节非常多等特点。受外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原先制定的施工计划无法实施,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更新。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环节,加强施工管理,是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建成后质量与安全的关键。要想确保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强化施工管理,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工作,保证施工效率与质量,降低工程施工风险,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这样,才能保证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减少很多后期维护费用,有效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提高道路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高水平完成,能够反映出城市建设的先进性,能帮助施工企业不断提升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规范施工,保证工程各阶段的施工任务顺利完成,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美誉度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路桥腐蚀
        道路桥梁中经常使用金属材料,如混凝土中使用的各种钢筋、施工中建造的钢结构等,由于钢筋的广泛使用,如果施工不够细致,很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钢筋绑扎作业与施工要求不一致等问题,会使钢筋在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下过早锈蚀,出现“骨质疏松”的状况,缩短路桥的使用寿命。
        2.2路桥裂缝
        路桥采用钢结构时,还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大幅度提高整体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混凝土材料本身不具备抗拉性能,如果受到外力的影响,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温湿度的变化和钢筋的锈蚀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比如夏季气温普遍偏高,桥梁表面会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桥梁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温差,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施工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收缩时会出现裂缝。此外,桥上车辆超载也可能对桥面造成一定磨损。例如,快速制动会加剧桥面的磨损,从而增加开裂的概率。
        2.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整个路桥工程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客观因素包括水文、气象和地质。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和以往资料,严格控制和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这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人的因素大多与施工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关。如果设备已经更新换代,能够满足施工和各种需要,但缺乏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降低了效率,就会浪费资源,对施工进度和整体维修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道路桥梁养护管理
        3.1提高路桥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桥梁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路桥养护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加强养护人员的管理,注重对养护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相关机械操作能力,使养护人员全面理解养护工作的内容,学会正确运用相关养护知识与技能,把理论变成实践,提高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完善养护管理的目的。
        3.2应用新型桥梁养护管理方法
        创新养护方法可以节约养护费用,提高养护效率。创新养护管理方法主要是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方法和图形处理方法。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方法在道路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铺设完毕后,再混合一层稀浆封层,在路面上进行摊铺,增加桥梁路面的坚硬度,即使在外界温度环境较剧烈、压力较大时,稀浆封层也会第一时间挡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减少路面基层直接受到外界影响。图形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先期对桥梁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测,将墙面相关数据输入电脑系统中,用图象显示桥梁状况,技术人员通过可视化图像直接了解桥梁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桥梁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偏移和损坏情况,更准确地发现桥梁中存在问题的部位,并用数据记录维修情况,以便在开展下一次维修工作时能有可参考的数据指导。
        3.3制订科学工序,规范施工行为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各环节的操作应遵循科学工序,科学配置施工所需的物力、财力及不同的技术人员,节约资源,让专业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要点,规范化操作,规避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关注桥梁养护重点位置,例如,对于裂缝的养护,相关人员应在其结构表面做好防水,避免裂缝逐渐加深,抑或巧用注浆的方式将环氧树脂与钢钉结合等,让养护技术与桥梁的实际病害相契合,让修补有针对性,尽可能地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4预防性养护技术
        随着养护技术的发展和优化,我国已开始在众多的路桥养护过程中,运用预防性养护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道路桥梁病害的可能性,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是用搅拌机将乳化沥青、骨料、填料、水、添加剂等进行一定比例的搅拌,将已配置好的稀浆应用于施工现场,均匀摊铺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硬化后形成稀浆路面封层,提高道路桥梁的承载力、耐磨性,减少桥梁路面的各种破坏。稀浆封层可以按照其与矿物材料的配比分为粗、中、细三种类型,稀浆封层比传统的人工养护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铺装,有效地缩短了养护时间。
        3.5再生养护技术
        该技术是在现有路面材料的基础上,对原有路面破损部位进行整修、回收,将路面破损的物料破碎为各种较小的物质颗粒进行回收,将低粘性的油料再生沥青加入现有桥面沥青原料中进行搅拌加工,将搅拌后的沥青原料铺在桥面上。再生养护技术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路面材料,收集路面破损部位的材料进行再利用,有效地节约了养护材料和养护费用,在桥梁养护中应用再生养护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废弃原料的回收,通过合理利用桥梁养护技术,改善再生沥青的流动性,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结论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运输车辆的重量、体积、数量都在逐步增加,对桥梁结构的破坏也在加大。路桥日常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度,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通行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路桥的日常养护,提高日常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春风,巩立辉.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装饰装修天地,2020(13):244.
        [2]孟祥法,曹祥.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3):260,263.
        [3]陈加亮,陈旭丹,许金兰.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1596.
        [4]张灿.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19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