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姚斯薇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1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施工环境更复杂,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现阶段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例如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常见施工管理问题的研究力度,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措施,促进我国公路系统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减少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管理因素,使实际施工时难以按照设计方案完成,进而降低了路基路面质量,特别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常导致路基路面施工存在路面下沉等潜在隐患,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压实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以上问题的发生,不仅提高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压实度,而且促使施工环节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
1.2有利于提高路基路面的密实度
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时,可以使路基路面填料颗粒间空隙大幅度缩小,在材料颗粒的相互挤压作用下,使材料的密实度提高。
2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制度还不够完善,无法达到施工管理标准,一些条例甚至存在明显的漏洞与不足。例如,部分施工企业虽然可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施工流程,但是由于忽视了工程技术和工艺之间的匹配度以及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对施工工艺的要求相对模糊,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同时由于技术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技术人员在设计方案时也会存在思路相对片面、缺乏科学性的现象。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对公路工程的长久考虑,使得公路工程在车辆负载压力下出现塌陷与裂缝现象,减少了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也有部分施工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工程的实际情况,使得一些方案实用性不强,很多具体的施工细节无法一一落实,导致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面临更大的难题,导致出现一些施工质量问题。
2.2缺乏完善的施工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
在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期延误十分普遍,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施工进度管理。例如工作人员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时没有综合考虑施工因素,导致施工环节衔接不当。施工过程还会受到天然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施工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造成工期延误。除此以外,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同样存在严重的成本管理问题,例如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导致资金使用不科学、成本管理存在漏洞等。
2.3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很容易因管理措施不到位而产生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水文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路基的渗水性、抗剪强度以及密实度与孔隙距离,在对路基进行处理时也没有结合路基路面的实际土壤特征,合理选用排水固结、强夯法、置换法以及灌浆法等方式对路基进行科学加固,那么就会无法控制施工质量,进而导致路面平整度差、压实度低等问题。这些都是在路基路面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3.1施工设备的选取以及材料比例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时,施工企业选择的机械设备极其关键,也是确保压实施工有序开展的保障。其中,常用设备包括静力碾压式压实设备、DD-110 与 CC21 双钢轮压路机、YL20 轮胎压路机、振动压实设备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对压实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结合使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压实度。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除了要确保选择恰当的施工设备以外,同时还要控制好在施工时所使用的混合料的配比,如果使用的填筑材料比例不同,最终的施工质量也会不同。为此,需要详细分析工程项目具体的行车荷载、环境因素、经济效益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材料的配合比,进而保证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的压实度。
3.2 路基压实
进行路基压实施工时,应采用由低向高、由两边向中间的顺序进行,保证设备的行进速度保持在 5 km/h 以内,采用先静压,后振动压实法,碾压频率保持在 30~45 Hz,幅振在0.7~1.8 mm。进行数遍碾压后,对压实效果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碾压时,不能采用振动静压的方法,而是要由慢即快,循序渐进,慢慢地由弱变强,同时还要保证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在4 km/h 以内,碾压时要直线行驶,轮胎的印迹重叠为 0.3 m,在进行横向接头的碾压过程中,确保重叠宽度在 0.4~0.5 m,不要出现漏压问题,同时还要辅助人工碾压方式将边缘处碾压到位。为了弥补缺陷,振动碾压结束后,要进行慢静压。碾压结束后,要进行密实度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若不合格,还要进行重复碾压。
3.3路面压实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主要分为初压、复压与终压 3个流程。其中,在初压环节,工作人员应对压实设备进行合理操作,使各铺筑层的材料相互融合,提高路基路面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其承载力,为复压、终压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初压过程对混合料的温度有较高的要求,施工企业应将此温度保持在 130~140 ℃,而且碾压速度要小于或等于 4 km/h,采用静态二轮压路机完成此操作,需要反复进行 2 遍。在此环节不要采用轮胎压路机,主要是由于温度太高,极易出现较深的轮胎印,或者使路面摊铺材料发生位移。以沥青路面为例,沥青混凝土压实层的最大厚度应小于或等于 100 mm,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层厚度应小于或等于 120 mm,如果使用的是较大功率的压路机,或者经过反复试验后证明其与压实度标准相符,可将厚度增加至 150 mm。复压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35~175 ℃,此环节与初压紧密相连,应紧跟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针对粗集料含量较多的混合料,特别是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可以优先考虑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工作。但是需要注意如果路面铺筑层厚度小于 30 mm,不能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终压环节,温度应控制在 80 ℃以上,紧随复压环节,主要使用关闭振动的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完成碾压工作,如表 1 所示。
表 1 路面压实环节温度及设备的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质量管理。技术人员要在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管理,例如强化对路基路面的稳定性、抗滑性与平整性的管理,同时强化技术管理和排水措施管理等,从而促进我国公路系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艾汝.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256-257.
[2]李硕飞.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30):144-145.
[3]周钊.加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231-232.
[4]廖曼.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9(1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