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 荣海利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荣海利
[导读]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河南安建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出现资源过度开采、能源紧张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对此,只有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理念;融合应用
        引言
        建筑活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建筑节能项目属于一项相对较为系统和复杂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涉及了维护、运行、调试、施工、设计、规划等诸多的环节,对于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来讲,开展节能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因地制宜以及就地取材,要切实保障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创造出高效率低成本节能建筑项目,同时需要克服建筑节能事业重重问题,实现建筑节能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 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意义
        1.1有利于提升企业环境效益。
        如果将绿色建筑发展看作新事物的发展周期,我国绿色建筑正快速发展,随着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高。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消费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能源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我国的绿色建筑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贯彻绿色建筑理念,不仅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的通道,也是实现企业环境效益的主要途径。绿色建筑是指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降低建筑建造和运营成本,提高绿色建筑性能水平,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力度最低、危害程度最小,这一概念被建筑企业应用到设计领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支持。由此可见,企业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帮助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环境效益。
        1.2有利于实现企业社会效益。
        建筑企业融入绿色建筑理念的目的还包括实现社会效益。一个企业既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如今,在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企业如果仍使用非绿色的建筑材料,容易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不利于发挥建筑设计的社会服务功能。而融入绿色建筑理念,企业则会在施工建设中考虑人性化与个性化设计,从社会服务角度出发,选择绿色环保型材料和工具,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又利于健康环保建筑的要求,彰显企业社会效益。
        2 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当中节能环保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所不断追求的一种价值体现。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行使用及最终的拆除,构成一个全寿命期。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就是在满足人们对于基本住建筑功能的需求后,通过绿色环保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价值。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因此,在展开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绿色环保的统一性为基本设计原则,确保整个设计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3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
        3.1加强建筑选址和明确建筑功能。
        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气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绿色节能设计过程当中,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于建筑的功能以及建筑选址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要结合地形特点、场地资源气候以及建筑风格来对于建筑设计规划进行确定,要切实的保障建筑形式和环境实现相互融合。
        3.2循环利用水资源。
        在绿色建筑当中水资源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够满足绿色建筑对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应该通过现代化的节水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节水技术能够净化雨水,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实现绿色建筑的用水需求。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绿色灌溉技术,在建筑物的绿化区内使用微灌或者喷灌的方式进行浇灌,这样不仅能以循环的方式利用水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约资源的效果。
        3.3优化建筑平面和建筑外部环境以及整体环境的设计。
        在当前更加需要进一步优化建筑的平面设计工作,应当要求优化建筑外部环境以及整体环境的设计。其中,主要就是结合建筑气候、整体环境基础之上通过外部环境规划、选址以及朝向等各方面的设计,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获得理想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这样可以达到良好节能效果。比如,在针对室外风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前后具备气候差,这样就有利于夏季室内实现自然通风,同时也可以尽可能避免冬季冷风渗透。另外,各大房间也需要保障通风良好性以及自然采光,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建筑朝向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主要就是保障冬季可以获得充分的日照,同时避免房屋受到主导风向的影响。在夏季可以实现自然通风,避免太阳过多辐射,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制冷设备(比如空调、电风扇等)过度依赖。
        3.4利用资源实现节能发展。
        节能材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选,因为通过节能和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展开建设设计是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的。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将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能源充分地融入到设计环节中,将有限的建筑资源实现利用最大化。例如:以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昼光照明,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缓解电力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借助风能这类可再生资源来缩减企业的建筑成本。
        3.5优化比选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当中要切实保障屋面具备良好隔热和保温性能。主要措施包括了种植屋面、蓄水屋面、增加通风隔热层、反射降温隔热层等。屋面绿化能够促使建筑项目整体能源消耗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多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促使绿化面积得到进一步的增加,防止城市出现较强的热岛效应。蓄水屋面的主要功效就是实现水蒸发,通过水分蒸发之后吸收屋面传热量,同时蓄水屋面对屋面防水层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通风隔热主要是通过设置通风间层,从而利用热压以及风压带走热量。此外,反射降温隔热主要是在屋面涂上白色涂料,或采用水泥珍珠岩、浮石沙以及水泥聚苯板等诸多材料,有效减少屋顶热辐射,基本可以节约25%左右能源消耗。这些技术可综合使用于建筑屋面,形成生态化建筑节能屋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筑行业的建造及运行资源消耗逐渐增大,在社会经济提升增速的同时,对全球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逐渐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其中包括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为满足不同群体需要,城市规划中不仅要求基础设施更加便民利民,彰显城市品位与内涵,同时还要求建筑设计更加环保,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设计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应用绿色设计这一理念,并将其渗透与转变,形成了丰富的绿色设计内容。
        参考文献:
        [1]吴小飞.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1(08):86-87.
        [2]范凯翔.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J].砖瓦,2021(03):76-77.
        [3]郭一雄.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应用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2):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