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华夏水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荆州 433200
摘要:本文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运用概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最后提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边坡开挖支护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运用概况;措施
前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边坡支护技术是一种基本的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合理运用静态爆破开挖方法、锚杆加固技术、排桩支护技术、钢管桩支护技术等工艺,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1.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运用概况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许多工程建设在地形起伏大、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因此会用到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以此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是我国西北部地区,许多工程处于高海拔、高严寒地带,沿线不良地质条件差,地基受冻融、冰雪等自然灾害影响巨大,如果不能运用科学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可能造成严重的边坡垮塌问题,雨季来临后,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还会出现更大范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无疑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构成严重威胁。除此之外,地质灾害的爆发往往是连带发生的,如果出现一个垮塌点,可能会在山体上方引发多道张拉裂缝;施工时因为开挖后未做及时支护,可能使整个山体稳定性处于临界状态,最终发生滑坡。由此可见,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两者紧密相关,必须同时得到高度关注。
2.常见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2.1静态爆破开挖方法
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遇到坡度较大的山体时,首先对边坡进行开挖是最基本的步骤,开挖技术与方法多种多样,施工单位可以结合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制定科学的施工作业方案。例如,采用静态爆破方法进行开挖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静态爆破也称“无声爆破”,它通过在岩体上钻孔、灌装膨胀剂,依靠膨胀力使岩石产生裂隙或裂缝,从而达到岩石开裂的目的。该工法的特点是不产生爆破声响、爆破粉尘和爆破震动等,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现场周边村庄的安全,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活。在开挖时,施工单位可配备破碎锤大功率挖掘机,挖斗可换装破碎锤,专用于破碎硬度较高的石头,对比普通机械,其开挖效率可提升一倍。碎石作业完成后,再换上挖斗,就可以用作土石方挖掘,按需要更换及时更换、调整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为防止边坡开挖过程中碎石飞溅到临近地区,施工方可以在边坡施工区域设置防护栏。
2.2锚杆加固技术
目前,锚杆加固技术已经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工程、结构抗浮工程、深基坑工程、重力坝加固工程等等的地层锚固应用中得到了发展。随着锚杆支护工程实践的不断丰富,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研究也得到持续的完善。传统的锚杆支护理论有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减跨作用、组合拱理论等,目前则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新的锚杆支护作用理论,如锚固力中性点理论、最大水平应力理论、松动圈支护理论等等。
2.3排桩支护技术
采用双排桩围护结构对基坑进行围护,围护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可以有效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和沉降问题。必要情况下,可以辅之以高压旋喷桩,对基坑进行封闭处理,为多层潜水和微承压水提供良好的止水效果;可采用全套管跟进技术施工工艺,对钻孔灌注桩孔壁进行护壁处理,保证套管的底部大于钻孔底部不小于2米,使钻孔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降低到最低水平。
2.4钢管桩支护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钢管桩支护技术,通常的施工工序是先进行孔位制定,然后在制定的孔位上实施钻孔,在钻孔机开始施工前要先对垂直度、机位等进行细致调节,保证它与孔位的严格吻合,钻孔完成后进行下管、清孔、灌浆、补浆等一系列施工后确定根桩,其他根桩同样按照次步骤来进行。钢管桩通常采用110钢管,在施工前对钢管底部进行处理,保证出浆孔的正常。管内采用压浆,水灰比例应在0.50左右,灌浆时的浆压应维持在0.7mpa左右,避免气体等的混入,最后可以通过补浆来进行加固。
.png)
图1 钢板桩支护
3.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边坡开挖支护效率的措施
3.1提前做好现场勘察与调研工作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往往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施工环境恶劣,有些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区,展线十分困难,多雨季节还需要及时处治垮塌点和隐患点,因此施工作业时间往往非常紧急,安全治理任务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安排专家组,收集不同时期的卫星地图和区域地质图,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土壤地质情况,对边坡垮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选定更为适宜的改线路径;同时,要补充测量、勘察施工现场的大量数据,敲定边坡开挖与支护作业点的具体坐标、施工方式等。
3.2建立“一体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为全面提升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利用价值,凸显技术优势,施工单位要具备前瞻性与全局性眼光与思维,在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高度融合,发挥“一体化”管理效能,做到图纸到场与桩基旋挖同步,材料到场与桩基捶打同步,设计、采购和施工环节的“无缝连接”。正是因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仅实现了沟通的顺畅,更实现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
3.3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为确保边坡开挖与支护施工质量达到有关行业标准,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准确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迅速处理。此外,建管中心必须组织专家组、院方代表、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边坡开挖与支护条件验收,验收组通过现场查看工程质量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听取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的总结汇报及专家意见,确保支护体系施工质量、基坑开挖作业水平达到标准。
3.4保证边坡开挖与支护的生态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本身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如果未经专业地质勘查和验证就贸然进行开挖,不仅会破坏边坡的绿化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而且没有了挡土墙的支撑,边坡可能出现滑坡塌落等情况,后果严重。因此,相关单位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工程建设中从大局出发,提高生态意识,在对边坡进行开挖的同时做好生态治理工作,杜绝在施工地周边随意抛弃垃圾等等行为,为施工创造和谐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技术运用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保证边坡开挖支护效率的措施,提前做好现场勘察与调研工作,建立“一体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保证边坡开挖与支护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谭汉威.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