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板的智能养护系统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景春
[导读] 摘要:结合我国近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讲,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预制箱梁必须要落实高质量的养护作业,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多种影响因素,落实养护体系的分析,因此智能养护体系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发展期间的重点,本文便是建立在预制箱梁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养护方案展开论述,分析了预制箱梁智能养护系统的实际特点,相关工艺原理以及操作技术。
        邵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结合我国近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讲,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预制箱梁必须要落实高质量的养护作业,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多种影响因素,落实养护体系的分析,因此智能养护体系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发展期间的重点,本文便是建立在预制箱梁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养护方案展开论述,分析了预制箱梁智能养护系统的实际特点,相关工艺原理以及操作技术。意在通过文章论述,能够进一步提升预制梁板的养护质量,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维护奠定基础。
        关键词:预制箱梁;智能养护;技术体系;优化策略
        一、工程概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文论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借助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扩容工程作为实际案例,结合其预制箱梁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养护策略进行针对性分析。桥梁情况统计如表1:
        表1:工程桥梁情况统计表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整体工程需要的预制箱梁数量较多,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实际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稳定性,打造智能养护体系至关重要。
        二、基础理论分析
        (一)预制梁板智能养护体系的实际特点
        从实际应用情况角度来看,智能养护管路在设置完成之后具备自动化启动的特点,能够在人工远程操控的基础上实现一键启动,可以自动完成对混凝土梁板的周期性养护。
        其次,智能养护体系能够实现养护环境中相关参数的自动检测和判断,例如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温度湿度以及周边环境的温湿度参数,结合具体的养护标准进行对比,可以进行整体覆盖以及遮阳保湿,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再次智能养护体系具有较强的适配性,例如在冬季进行预制梁板养护,可以配合施工的自控式热水锅炉进行,同时使用能够有效实现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养护以及安装,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升施工进度。
        (二)智能养护体系的工艺原理
        从工艺体系角度来讲,智能养护系统是建立在当前的遥感装置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多功能系统,其主要的核心体系以测温测湿终端结构、系统主机以及养护终端这三个结构组成。这其中系统主机主要涉及到了调速变频器、控制器、多级立式泵、配电系统、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种智能化检测部件。每一个喷头的压力能够达到0.2MPa。
        智能检测终端系统主要以无线终端为主,可以将其安装在需要养护的预制梁板上,可以结合混凝土结构不同点位的表面温湿度进行平均温湿度的检测,若超出了前期设定的标准值,整体系统会自动开启,并且实现喷淋以及保温作业。结合当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无线终端的传输距离超过了300米,每30秒会进行一次数据的采集、储存以及传输,系统自带无线电池,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下,连续工作三年左右[1]。
        系统的主机主要由多种控制材料构成,其中控制器是核心结构它能够结合检测到的温湿度参数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释放速率,对变频器进行控制,来调整多级立式水泵的实际转速,从而达到供水压力的调控,能够满足不同条件下喷头喷雾的实际效果。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是落实自动化养护的主要结构,可以实现环境温度以及湿度的检测,能够落实供水水压参数的检测。
        三、预制梁板智能养护体系的设置及应用重点
        结合我国当前现行的智能养护系统来讲,其养护终端的构成往往以喷淋管路,喷淋头以及养护棚架为主。这其中喷淋管路通常采取ppr给水管,其强度能够达到1.6MP a,直径控制在φ25、32;喷淋头处要采取塑料材料的双式喷头,可以结合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能够进行360度调控;养护棚架主要采取φ32、40的镀锌管进行设置,管壁厚度为2.5毫米,可以结合不同预制箱梁的类型进行调整和加工。
        落实好了智能养护结构的设置,还需要进行实际应用的调控,这其中详细的操作重点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设置取水点
        智能养护体系的供水主管直径应该控制在50毫米以上,确保在养护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水源。取水点的位置应该与智能养护仪器之间保持5米以内的距离最大不应该超过8米,并且结合实际现场的构件和结构位置进行针对性调整,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实际取水要求。梁场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地形条件,设置汇水渠,确保养护之后流下的水能够经过汇水渠进行循环沉淀,供二次使用。
        (二)养护主机的调整
        通常来讲养护主机需要放置在需要养护的结构中心位置,可以有效减少水输送期间的损失,智能养护仪需要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在使用期间必须要落实好防雨以及遮阳作业,放置的地面不得有积水。在整体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养护参数的调整,例如压力目标值、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高湿度以及喷淋控制时间等。同时要结合不同阶段落实分层养护,例如时钟控制养护阶段分为三个,第1阶段以第1天为主,第二阶段以2~3天为主,第三阶段为第4天至整体养护周期结束,第1阶段可以在白天每30分钟一次进行喷淋,晚上每60分钟一次进行喷淋[2]。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使用控制面板,结合具体的箱梁养护需求进行参数设置,并且结合不同的养护管路进行分别设置,通过通道按钮可以进行养护管路的调整,能够实现全周期的综合养护。
        (三)质量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养护的有效性,必须要打造质量保障体系,要落实责任制,实现工程养护期间的全过程监督,在预制梁板浇筑初凝并且拆除模板之后,必须要立即的开展养护作业。喷淋养护管路的喷头间距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来讲控制在1~1.5米左右,确保能够覆盖所有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且可以通过手动调控的方式调整每个喷头的实际角度。在秋冬季节,混凝土结构表面和周边环境的温度差异,需要控制在20℃以下。在冬季,若周边环境温度低于5℃,养护系统主机需要和自控式热水锅炉进行同步使用[3],落实好周边环境的保温和保时作业。整体的养护周期需要控制在7天以上,若有特殊的要求,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基础设施施工质量,落实好,预制梁板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养护与当前的智能养护体系相结合,构建智能养护系统,通过传感设备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全程的自动智能养护作业。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合理的调整养护主机、养护管路以及养护喷头的相关参数,落实好实际现场的监督和控制,要提升智能养护体系的应用有效性,这样才可以实现预应力梁板的质量优化,能够为整体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柯文柱.铁路简支箱梁新型智能养护在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1):114-115.
        [2]郭一枝.预制梁智能养护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9,44(02):248-251.
        [3]朱树坤.基于互联网+的连续梁冬期施工智能养生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8(0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