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2251982****0135
摘要:现代化建筑工程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管理水平,促使机电安装施工管理向着精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既要最大限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也要尽量规避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所以,开展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机电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施工;技术要点;管理措施
1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1.1合理控制预留洞
现阶段,机电设备种类不断增加,设计方案也是丰富多样。由于机电安装过程中工序繁琐,所以在施工建设之前要求工作人员科学控制机电施工的预留点和预留洞,从而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正常开展。从全局角度出发,预留洞的具体位置、高度以及大小对安装设备的影响极大。所以就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做好预留设计工作,保证预留洞能够满足施工需求,避免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2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变压器的安全安装是当前建筑电气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通常情况下,针对建筑电气施工的变压器安装施工人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变压器的柱式安装法。柱式安装法在实际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首先,施工人员在进行变压器的柱式安装时,变压器需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同时还需要确保变压器与地面保持一定的直线距离;其次,为了保障变压器的安全顺畅的运行,在进度变压器安装时施工人员需要将变压器的顶端进行必要的固定措施;最后,在进行电气安装工程的变压器安装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变压器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来保障变压器的安全和稳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给变压器的柱头添加相应的绝缘导线和防护罩来实现目的。
1.3低压配电箱的安装技术
低压配电箱的安装是建筑用电的关键所在,低压配电箱的安装不仅提供了建筑接入电网的必要条件,还是控制建筑电路运行以及保护建筑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进行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箱安装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保障低压配电箱的质量,在进行低压配电箱的安装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配电箱整体的质量进行检测;(2)在进行配电箱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配电箱附近进行配套的配电板安装,这是为了避免短时间内流通的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建筑火灾的危险;(3)在低压配电箱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充分的考虑建筑所处的实际环境影响,进行相应的防漏电装置、防雨防潮装置的适配安装,以提升低压配电箱的实际运行与使用的安全。
1.4管线综合技术
1.4.1单线综合
对于单线综合技术来说,其指的是常规的传统层面上的综合管线技术,大多经过运用制图程序,且使用单线的方式在平面图形上表示管线的铺设方案。在所有管线综合技术当中,单线综合技术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其存在操作简洁、集成方便的优点,同时还能使得施工人员花费较少的时间来开展安装工作。然而,如果针对于样板层或主机房,那么单线综合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就会存在许多缺点,即使施工人员能够通过单线综合技术绘制出安装位置的剖面图,但是在安装过程中无法将管道的衔接处进行良好的交接。如果施工人员在管线安装过程中碰到管井和走廊相连地方亦或在丁字形状的走廊位置时,一般不能以单线的方式绘图,这就给实际安装过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即使施工人员将单线图深化后,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无法带给施工人员清晰、直观的效果,这样就会造成管道梁高变化较为频繁,同时,单线综合图还存在与设备、建筑底线等重合效果复杂且不清晰的缺点。
1.4.2双线综合
对于二维管线布置技术而言,其实施的方法和单线综合技术相似,只是在绘图软件中将所有的管线布置方式采用双线的形式表示,从而能够带来具体且完整的效果图。然而,由于二维管线深化的难度较大,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负担。在双线综合图绘制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集中技术并进行合作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有较高的组合把控能力。首先,对平面管线图来说,其要求设计人员有较强CAD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绘制出图层和系统清晰的效果图;其次,施工人员在遇到机房等管线较为集中的施工区时,需要在综合考虑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双线绘制工作,也可以先从单线绘制入手,再对将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管线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1.4.3电气线路检测
电气线路系统施工前及敷设完成后,应先进行主干线绝缘检测、再进行支线检测,包含电缆相间绝缘检测、相间对地绝缘检测、回路系统绝缘检测,选用500V兆欧表、120r/min进行遥测并及时记录数据,对于电力电缆电阻值必须到达设计要求且大于0.5MΩ,如果测得回路绝缘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拆离回路连接器件,分别单独检测,确无法通过绝缘检测的电缆,线缆应该进行绝缘修复或者更换电缆。
2机电设备安装管理措施
2.1科学组织设备调试
应按照一定规程完成机电设备的调试工作,例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装备一定要经过绝缘测试后才可以送电调试、装备运行调试要依照“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的原则进行。同时应先将热继电器等可调元件调至预设值,调试作业一定要达到预设时间长度,以实现对电气以及机器性能可靠性的有效检测。消防泵安装质量的控制与现场手动、消防控制室手动以及自动起动等多方面的控制效果相关,且经常设计数家部署供货单元,易在技术、合作方面出现问题,外加施工图纸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可能会影响调试与检验效果,故相关人员要事先熟悉施工图纸与厂家提供的二次线路图、操控原理图。力争在设备调试方案的引导下,确保建筑体中电气设备调试作业运行的有序性。
2.2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管理
配电装备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核心,若安装质量存在问题,将会造成设备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供电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相应降低,可能会威胁到建筑体中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性。故此,对备点装备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均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同时进行规范性验收。当下,配电设备通常较为先进,生产厂家规模化,具备经电业部批准的产品使用许可证,一般不会在技术方面出现问题。
建筑机电工程安全是一类工艺性与技术性特征并存的作业,若要使工程施工质量有所保障,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就应对每一细节严格把关,一旦遇到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内容不匹配的情况,均要记录在案,为系统调试方案的编制提供数据支持。电梯供电电源线需单独敷设,同时要确保接地系统状态的优良性。电线槽、电线管、箱等设施的连接位置跨接地线时,一定要确保其紧凑性与牢固性,并以防遗漏。电梯伴随电缆在敷设期间,长度要确保电梯轿箱处于极限位时依然不拖地、不受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规模与数量不断提升的今天,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影响建筑物中各类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以,在应用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时,相关技术人员不仅要完善施工方案,也要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进行反复验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各项工序的检查标准,为提升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陆敏良.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J].城市周刊,2019,(30):19.
[2]王彦鹏,王友光,温华.浅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J].科技成果纵横,2019,28(23):75.
[3]陈建伟,刘可可.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产城(上半月),202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