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应用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董福国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对施工工艺水平和质量要求的高标准,传统的圆柱定型钢模板体系、木模板体系存在拼缝多、费时、造价高、一次性投入大;自重大,人工移动不便,需要垂直运输机械辅助运输等诸多不足。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4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对施工工艺水平和质量要求的高标准,传统的圆柱定型钢模板体系、木模板体系存在拼缝多、费时、造价高、一次性投入大;自重大,人工移动不便,需要垂直运输机械辅助运输等诸多不足。近年来,模板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形成了多样化、标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圆柱;肋骨式玻璃钢模板;施工便捷;成型效果
        1  模板制作技术简介
        通过工程具体应用,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其采用高强树脂、低碱玻璃纤维布粘裹、翻边内置角钢、扁钢柱箍、木质龙骨等手工糊制而成的半圆形状玻璃钢薄型肋式板,具有一定的韧性,将两个半圆模板闭合之后即可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具有成型效果好、重量适中、施工简便、造价适合理、周转率高、安全性好等多项优点,是木模、钢模、玻璃钢筒模等传统模板的替代产品。
       
        2  肋骨式玻璃钢模板的特点
        玻璃钢模板是依据圆柱的周长及高度制作成两个侧端有翻边、上下有法兰的半圆形玻璃钢模板,翻边内设置两根相对应的L40×4或L50×5角钢钢,配合水平螺栓封闭圆柱模板。水平或竖向连接螺栓的间距为200mm。翻边内两角钢间由-40×4或-50×5半圆形扁铁按间距预制焊接成内置式柱箍骨架。柱箍一是两半圆模板闭合后形成圆形柱箍达到整体性增强目的;柱箍二是用于模板安装或拆除时的揽风索及吊挂节点;同时,半圆形玻璃钢模板背面内还暗置了纵向40×60mm、横向25×60mm方木肋骨,制成标准节和非标准节,适用于不同柱高的接高。这种模板具有展开和闭合两种形态,即存放时为展开的半圆形模板,使用时两半圆模板通过连接与组合而形成的圆筒。当混凝土浇筑时将具有一定柔性的玻璃钢模板逐渐胀圆,成为有高精度的圆柱体。
        3  肋骨式圆柱玻璃钢柱模的安装
        3.0.1 玻璃钢柱模板施工工艺:锚环或地锚埋设→钢管井字架搭设→(钢筋已先期绑扎)放置保护层垫块→打下法兰定位孔→固定定位钢筋→粘海绵条→柱模或斜柱座模就位→拧紧翻边螺栓→勾斜拉索初调垂直→根部堵浆→柱混凝土浇筑→复调复振→柱根清理→拆模、附着物清除、擦油。
        3.0.2 锚环或地锚埋设:浇筑混凝土楼板(底板)时,沿柱中坐标点十字延长线居中预埋钢筋(φ14)锚环或(Φ20)地锚。
        柱模高≤3.5m时,斜拉索一端钩住楼(底)板锚环,一端钩住圆柱模上端钢筋拉环(角度45°度),用花篮螺栓初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柱底设置固定的地锚(详见图1)。
       
        柱模高大于3.5m以上时,斜拉双索一端钩住楼(底)板锚环,一端钩住圆柱模上端钢筋拉环(角度60°度),一端钩住圆柱模2/3高处钢筋拉环(角度45°度),用花篮螺栓初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将斜拉索、井字架综合在一起除满足各工序操作要求外,而且对超高柱模“长细比”易失稳起了到双重增强作用。井字架柱底设置固定的地锚(详见上图2)。
        钢管井字架:圆柱模板安装、拆除、防护及混凝土浇筑延绑扎柱钢筋时定型的φ48钢管井字架(可组装整体重复使用)。架子立杆间距:(0.5m+0.2m)*2+直径,柱模高+1.2m防护,步距1.5~1.8m。外侧角设剪刀式斜抛撑。
        3.0.3 放置垫块方法:每根柱每3m高设置8块,上下层各4块,按十字线布设:距地面50~100mm;柱顶标高下反50~100mm,采用塑料或砂浆垫块。
        3.0.4 粘海绵条:将3~5mm厚海绵条粘在圆柱模翻边闭口、法兰接口处及模底法兰与基层接触面,防止漏浆。粘帖的海绵条,不得超越模板侵入柱体内,防止拆模后海绵条嵌在柱体混凝土内,影响外观质量。加φ48钢管“井”字柱箍,逐个拧紧接口螺栓。
        3.0.5 法兰定位:柱筋验收合格后,将法兰工装(半圆环)套板对准圆柱的边线上,在柱中心点位的十字线设置至少四个孔位。打φ12孔,孔深≥50mm,M10胀管螺栓长≥85mm用于柱模或斜柱座模底法兰与基层接触面定位与固定。柱底法兰的定位与固定关键在于做好垂直、平整度的控制。
        3.0.6 勾斜拉索:斜拉索由φ8钢索或φ6盘条、卡具和花篮螺栓组成,圆柱模板就位后,斜拉索的上端在柱模的顶部勾住拉环,下端勾住设在楼(底)板上的锚环。
        3.0.7 根部堵浆:在柱模根部处留20~30mm的间隙,外箍一个高30~50mm的方形或圆形的钢框或木框,填入砂浆,防止柱模底部漏浆烂根。
        3.0.8 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分层垂直灌入,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于500mm,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微振(小于10s)充分排出气泡。
        3.0.9 复调复振: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高于梁底标高30~50mm(浮浆软弱层剔除),玻璃钢柱模会完全自然的胀圆,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在吊线坠测量的导引下微调斜拉索的花篮螺栓,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复核校正。调整完毕后对柱上端部混凝土复振,以保证其对柱子钢筋的握裹。
        3.0.10 拆模刷油:圆柱拆模强度为1MPa,常温下一般8~12小时即可拆模。一根柱模在一天内可周转1~2次。拆模时卸下斜拉索,松开翻边闭口螺栓,沿翻边接口竖向敲入木楔使其弹开,将模板移开放平、清除附着物、涂刷隔离剂。
        4  模板使用技术要求
        4.1 模板的支拆与定位
        4.1.1 柱筋下口按线设置十字顶模筋或定位筋,以确保模板位置,上口设定位箍筋,地面用砂浆找平。
        4.1.2 由2-4人首先将同型号模板在专用场地上配对,先行组拼成柱高度的半圆模板N对。标准N节+非标准N节的法兰盘进行连接,并在一侧粘贴海绵条逐个拧紧螺栓,检查接口处缝隙与错台须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4.1.3按流水段集中利用塔吊将组拼半圆模板“成对”直立就位,柱模板安装分小流水段进行,一般为6~8根柱子为宜。人工配合先移动柱筋一侧模板后,与另一侧沿柱筋闭合,逐个拧紧螺栓,检查下口缝隙。
        4.1.4设置缆风绳,上端固定于柱模板翻边或扁钢耳板预设专用孔处,下端固定于地面锚筋上,调节缆风绳长度以调整模板垂直度至允许偏差范围内。
        4.1.5浇筑砼,并随时用线坠检查垂直度,浇筑完毕后再次校核,然后做好看模和保护工作,避免重物撞击缆风绳。
        4.1.6拆模时,只需将螺栓松开,模板便可自行弹开。
        4.2模板验收质量标准
        玻璃钢模板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参考)
       
        4.3 模板的保存与修理
        4.3.1模板附着物清理时不得使用利器,避免表面划痕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4.3.2模板在不用时需闭合成桶后平行分层码放或直立放置。
        4.3.3模板应避免重物撞击。
        4.3.5模板应于避光避高温处存放。
        4.3.6遇有破坏孔洞或小面积开裂等现象应用树脂胶及时修理,严禁带伤使用。
        4.4注意事项
        4.4.1每次使用前须检查模板有无损坏,并涂刷优质脱模剂。
        4.4.2使用时应按技术指导要求进行,不必采用其他附加措施。
        5  应用效益分析
        与钢模的比较(效益)分析
        5.1 造价
        5.1.1 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与钢质大模板直接材料费对比:减少造价约1/2。
        5.1.2 工效比钢模板加快至少3~5倍,可以少用塔吊拆装,如综合考虑造价会降至更低。
        5.2 成型质量效果
        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按柱高配制,全柱竖缝横缝接缝严密。钢质圆柱模需拼接,竖缝水平拼缝易台及凸缝,表观效果较玻璃钢圆柱模板相对较差。
       
        5.3 安装运输、就位
        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需要塔吊配合拆装,工序简单、组装快捷、施工方便性、安全性及工效远大于钢质大模板。
        5.4 堆放场地需求
        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拆除后,可以采用平放方式,堆放在角落里,亦可采取圆筒状,立于工程边角或插存放架。由于其重量比钢模轻,一节模板2~4个工人即可抬运,可有效提高现场的用地面积。
        结束语
        一种肋骨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技术,可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从技术层次为工程评优提供有力支持,可作为科技示范工程一项重要的施工科技应用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