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宁召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宁召
[导读] 摘要: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是信息化的手段。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1
        摘要: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是信息化的手段。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和高新科技等植入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中,同时使这些物体进行关联,并且形成物联网,随后物联网需要与互联网进行整合,以此使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现场有效结合。文章对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进行精密的设计与模拟,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关键在于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传感技术等植入建筑、施工人员携带的设备及机械设备中,通过网络将其连接,整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一、智慧工地系统概念
        智慧工地系统是指将BIM、GIS、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物联网监测等高科技技术与建筑人员管理、材料采购、机械布置集成,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交互平台,构建成实时管理体系,建立互联协同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实现智能可视化的管理与监督,从而实现更全面的工程信息感知,更高效的工程信息互联,更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为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协同管理能力,加快工程进度和提升工程质量。
        二、智慧工地系统的优势
        1.准确获得现场信息,避免安全隐患
        对现场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对工程状态和问题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避免发生因多方信息逐级上报导致的信息传递不高效、不明确、不全面问题;通过视频监控、人体姿态检测、无人机、智能安全帽、图像处理技术等技术和设备对工人进行行为检测来实现被动防护以减少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业务素质,实现标准化、程序化、高效率的作业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先进的施工安全系统,保障准确、高效的系统性管理,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还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2.解决信息分散、丢失问题
        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并完善信息系统,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就是将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获得、传递、使用,将施工过程转化为数据,这样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又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企业可以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将施工的监管工作更加精细化,制定规范的BIM标准,能够让建筑项目的各个参与方能够真实、有效的将工程项目信息的动态变化的数据向BIM平台传递,应用规范的BIM技术改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信息孤岛、信息冲突、信息丢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三、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进行数据监控
       
        图1监控部署地点以及监控单价所占比例
        在建筑施工的工作中,需要重视施工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问题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使用大幅度增加。施工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得到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检测工作,使数据的收集更为简单,也可以使数据的分析更为有效。通过将施工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通过此系统来解决安全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模块进行整合,并记录施工数据,以此使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都能得到提高。安装视频监控也可以使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手机或者是电脑来实时监测施工工地的现场情况,监控的部署地点以及监控单价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2.周界防范红外对射
        建筑工程施工的范围普遍较大,且施工周围环境复杂,可能影响周围的住宅区、公路及生态环境等。因此,需要做好周界防范,避免非施工人员误入施工现场或有目的地进入施工现场,破坏建筑工程,妨碍施工的正常进行,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安全性,同时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区域、设备及材料存放区域、生活区域及办公区域是四个重点管理区域,需要做好周界防范,避免出现入侵行为,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智慧工地系统,可在施工现场的边界(围挡)处装置全方位、无死角的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通过红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布防范区域内的全部入侵行为,且及时报警提示入侵行为的发生位置,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入侵人员或生物,并将其驱除,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安全,避免丢失或损坏。
        3.电气配电无功补偿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会周转使用一些陈旧或濒临淘汰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结构十分简单,而且技术含量还很低,由于功率因素相对较低,所以用电损耗往往较大,即便使用新型设备,其功率因素也较低,导致电能浪费十分严重,实际的用电效率很低。对此,采用无功补偿设备能提高实际用电效率,并通过施工中的不断更新和改良,效果将越来越显著。该子系统主要由隔离开关和智能控制器两部分组成,其中,隔离开关下设多套电容器组,所有电容器组都配备了电容器、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对智能控制器进行功率因素目标的设定,对系统功率因数进行采集,如果功率因数无法达到设定值,则控制器将发出信号,根据设定的顺序使电容器组相继投入,直到实际的系统功率因数与设定目标值相符。当系统负荷与设备不同时,其功率因数也有所不同,系统负荷与类型直接决定了功率因数,在智能控制器的支持下,能对功率因数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和反馈,从而调动系统实际运行。
        该子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该子系统后,功率因数可以达到0.92以上,相比使用该子系统前,提高了0.17左右,效果十分显著。以临电方案为依据,结合现场具体情况,无功补偿柜承担总功率在110kW左右的机械设备与现场施工作业用电,若使用系数为0.5,单日工作时长按5h进行计算,则当主体施工工期为90d时,总用电量为24750kW/h,采用以上系统后的实际用电量为14280kW/h,由此可以节省10470kW/h的电量,使用电效率提升了42.3%。由此可见,采用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实际用电效率,减少用电损耗,实现对供电环境的全面改善,通过选择适宜的无功补偿装置,还能进一步提高实际的电能质量。
        结束语:智慧工地系统是实现智能建造,智慧工地管理的必要手段,它的构建能够实现工程项目全生产周期内施工管理的在线化、实时化与精确化,将建筑工程项目与数据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实现三维可视化智能工地管理,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使项目参建方能够对施工信息进行更好的沟通协调。目前,智慧工地系统还在探索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先进化的管理方式,而如何让工地的智慧元素与施工现场情况更加紧密、有效的结合是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侯清文,周斌斌,夏玉柿.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273-274.
        [2]刘军,张登.智慧工地项目管理浅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6):104-105,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