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调度室 黄可言 李章勇
摘要:根据毛边板的交货特点和柳钢中板厂设备情况,要提供毛边板成材率用好平面形状控制系统,使钢板矩形化。降低钢板同板差,提升负公差轧制率。
关键词:定尺MAS、展宽MAS、同板差、负公差轧制。
前言:根据目前市场形势,柳钢中板厂毛边板的生产量已经超过50%,而毛边板交货特点是没有剪切量的回收,所以毛边板成材率的提高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减低生产成本起决定性作用,提高毛边板成材率势在必行,而根据柳钢中板厂设备实际情况,如何提高毛边板成材率有以下方面。
1 MAS平面形状控制在线应用的优化,使钢板矩形化。
通过平面控制系统展宽MAS控制钢板圆头量,通过定尺 MAS控制钢板头中尾宽度。
1-1优化展宽MAS的动态压下量
以下图片是优化展宽MAS动态压下量前后钢板头部形状对比图,其中钢板厚度为14mm,坯宽1810毫米、钢种为Q235B,展宽MAS段使用的动态压下量为4.7厘米,从图中可以看出,优化前钢板圆头较大,圆头量500-600之间,优化后圆头值在100-200之间,从数据说明,所以该钢种的动态压下量为4.7厘米是理想的控制数据。
.png)
优化动态压下量后成材率贡献
以下是优化动态压下量后不同坯料,不同成品规格成材率的提高比例对比表格。
表1.展宽MAS对于成材率的贡献
.png)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优化展宽使MAS得轧制成品的圆头大幅度减小,轧制越薄得钢板,头部圆头减少量越多,对于提高钢板成材率的效果越明显。从表中可以看出,优化展宽MAS平均可以提高成材率0.5%左右。
1-2优化定尺MAS的动态压下量
通过优化定尺MAS的动态压下量使钢板宽度方向尽量一致。以下是使用宽度1250mm的坯料轧制宽度为2200m的钢板宽度沿长度方向的分布图。钢板目标宽度为2300mm,蓝色的线为未使用该系统的时候轧制钢板宽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为了达到目标值,钢板中间宽度最少要大于目标宽度20-30mm才能满足钢板头尾部 的宽度要求,优化使用定尺MAS后,钢板离目标宽度值2300mm差距较未使用该系统前减少了15mm左右,钢板头,中,尾的宽度基本较均衡。
.png)
2 提升负公差轧制率、降低同板差。
成材率提高钢板厚度公差和整块板厚度的均匀性是关键,所以要从这俩方面提高。
2.1提升负公差轧制率
负偏差轧制就是成品钢材按负偏差尺寸进行轧制,其计算公式为:
负差率=(钢材理论计算重量-实际重量)/钢坯理论计算重量
按负偏差尺寸轧制的钢材理论重量大于成品实际重量,它不仅可以显著节约金属,使金属结构的重量减轻,还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成材率。在轧制过程中要合理控制负公差的值,控制厚度压下工必须了解钢板热收缩量,根据我厂实际测量热钢度收缩和钢板厚度热收缩量理论计算公式,将5个毫米确定为一个收缩值。
表2.钢板实际热收缩量
.png)
2.1降低同板差。
同板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轧钢机的刚度机械间隙和钢坯的温度均匀情况不可能消除,我们只要通过轧制过程规程的合理设定、淋水、轧制转速,开终轧温度来控制。
规程设定:(1) 根据板板型情况,不能产生中浪和边浪。
(2)轧辊早期应该在最好三道次加大压下量,中晚期应该在最后三道次减小压下量。
(3)在轧制过程中,根据每套辊不同的辊型情况观察板型变化,认真分析,打破原有的规程中压下量逐渐减小的分配规律,制定相应的压下制度,根据不同的钢种、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辊型变化采用不同的压下量分配,以不同的压下量分配来保证板凸度一定,等非常规手法来保证板型,而且在轧制过程中压下工与主机工密切配合精确控制并稳定毛边板的宽度。
淋水和轧制转速要精确到每道次相同,开终轧温度不能超过20度的波动,
通过控制改变,同板差的降低情况:
.png)
3.实际效果
通过平面系统在现优化,钢板头尾形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对于轧制较薄钢板,未使用该系统前,头尾形状圆头比较严重,优化后,头尾圆头较小效果明显,钢板成材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对于坯料较小的钢板使用定尺MAS有效的减少了腰部大肚或者收腰的形状,钢板矩形化效果较好。通过同板差的降低,更精准的控制公差,提高负公差轧制率29.7%,对于毛边板成材率较之前提高1.24%。
4.结论
通过对已有设备的技术攻关,标准化人为操作措施,是有很大指标提升空间,我们在工作中要永远抱着一颗进取的心,开拓创新的思维,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袁志学 王叔平
[2] 郝付国,白埃民,张进之.提高中厚板成材率的重要途径[J].
钢铁,1997,
[3] 胡贤磊-中厚板轧制过程控制模型的研究-沈阳
[4] 和田凡平,古川裕之厚板压延l:扫c于 平面形状·板厚制御技
衍[J].住友金属,1998,50(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