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拜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摘要:公路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确定科学的施工工艺,对关键、难点施工环节进行现场工艺管理,以提高整个公路桥施工控制质量。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的分析,阐述了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
引言
柔性刚度坝铰过渡段是有轨电车桥技术中塑性变形和刚度突变结构的一部分。公路桥梁过渡段水平结构和基坑支护在后期施工前必须减小,对此段的基本处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公路桥梁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各部位填筑层应与相邻拱、锥同时施工。在碾压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层数进行不同级别的填筑压实,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膨胀的安全。
1公路桥梁过渡段概述
过渡段施工质量的提升,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过渡段,了解施工的特点和性质,为技术研究和质量管理做好准备。过渡段主要是连接公路堤坝和柔性堤坝两个不同的堤段,分析其硬度和强度,选择科学的材料,合理调整连接位置,最终保证桥梁的有效防护,起到应有的作用[1]。
2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桥头跳车问题
许多公路桥梁过渡段都存在桥头跳车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公路桥梁建设或以后使用过程中的不平整,导致公路路基与桥涵交界处的地方出现台阶。交通繁忙时,会导致车辆跳上台阶,最终引发桥头跳车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驾驶舒适性,还会引起交通事故,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2.2桥台台背路堤密实度不够
公路桥梁施工中,扩建后的通道及明涵应进行回填,并做好压实工作。如不能达到压实度要求,将影响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后期使用时,由于车辆荷载的作用,路基土层将发生塑性变形,最后过渡段将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破坏整个高速公路基底区,而公路桥梁又不能正常使用,桥梁的台背填土结构反馈受到施工机械、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也会影响压实度,对整个施工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2.3软土地基不合理处理作业
软土地基的施工将影响过渡段的施工质量,这主要取决于软土地基的性质。软土地基相对较软,经常发生地基沉降问题。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主要是由于在建设初期缺乏对整个项目的土壤状况的综合分析和了解。
另外,软土的施工会影响混凝土的耗水量。因此,如果对许多软土进行不正确的处理,将导致混凝土缺水,这将导致胶体性质和体积的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抗内应力和地裂缝的能力降低。最终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3公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
3.1施工前准备
在建造公路桥梁之前,有必要向所有有关方面进行适当的技术披露。通过对设计意图和标准的理解和控制,并结合现场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为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公路桥梁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均由专人检查,保证其符合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设计和材料要求,减少设计偏差的发生,并在建筑材料和工艺现场的控制上做得很好。加强现场监测和管理,控制公路和桥梁交叉口的施工质量,完善现场施工文件,及时处理不满足公路桥梁施工要求的部位,以确保施工质量,并严格按照标准和法规处理现场。
3.2基层处理
在桥梁过渡段的基础工作中,必须妥善处理桥台,路堤和水平结构地基等多个部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要求,以确保加强现场施工。在过渡段施工期间,所有路段和桥梁必须距离平台末端5-10米。铺设基础层时,应填充第一层,并且应监视一次频率。如2次基层填筑施工间隔较大,则必须在规定间隔时间内进行反复观察[2]。
3.3过渡段路堤施工
选择适合施工实际的填筑道路桥梁方法,计算所用材料。该审查和评估的目的是确保在公路桥梁建设的过渡阶段不会出现问题,满足建筑需要。桥上过渡段应注意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完成实际浇筑。主坑洞及水密层充填完毕。选择适合于沿桥敷设线路和隧道侧的有效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堤坝施工时,可根据设计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处理。同步工作在过渡段合理范围内调整叠片厚度,选择大辊压、拉长2 m、施工范围2 m,选用冲击夯实、实锤夯实,避免与桥梁接触。堤岸过渡段可向堤岸方向延伸,施工时应及时清理边坡,地基就位后,可采用相应的混凝土规范。工程完工后,实际浇筑完毕,以保证土体与地面原有高度一致。为了把土地承包到公路基础设施过渡段,必须对填筑物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
3.4横向结构物施工
为建造桥梁的排水系统,必须仔细检查两个主要坑道的混凝土结构,确保施工区域清洁无异物。在线路敷设过渡段,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砌筑,确保海床宽度和纵坡满足施工要求。在完成底堤后,可选用振动压路机对底堤进行封底,在桥面1.5 m范围内采用人工夯打,在桥面1.5 m范围内采用人工夯打,在桥面1.5 m范围内采用机械夯打。施工时,上部路堤的厚度应保证1米以上的重型机械能通过;距桥头3米的路堤,应采用非振动法处理;距头3米以外的路堤,可采用振动法处理。
3.5过渡段雨季施工
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时期,可能会下雨,雨季前必须进行建设排水设施。雨停后,要及时清理过渡区积水,并对过渡段和桥梁进行山脚和急流槽完整性检查。对施工现场及路桥通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技术维护,确保施工材料在现场安全运输和畅通,减少雨水对现场建筑物的影响。桥梁过渡段路基因雨水浸润,施工前应先碾压,完工后应检查其压实度。
4公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控制搭板设置质量
安装搭板将充分减少公路桥梁过渡段沉降事故。桥梁过渡段施工中,必须重视桥梁质量问题。当条件允许时,可将板材安装在不同的部位,本工程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施工。一般垫圈长度5-8米,盖板长度8-12米,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垫圈段降水确定带宽,为了减少跳桥的可能性,应注意增加搭厚度,提高抗弯强度,增加拉力和抗变形,以较好地解决桥梁过渡问题。另外,要注意骨架板的高度,确保它们是相同的与路面连接处必须高于设计标高,为了保持桥梁的反坡,坡度的确定要根据桥梁的实际落点来确定。在公路向桥梁过渡期间,如未安装搭板,必须注意搭板施工完成后的填筑施工,以此提高建筑填料要求。
4.2巧妙设置桥头搭板
要降低“桥头跳车”的问题,可以安装桥梁搭板。为避免设计工作中的沉降问题,使行车运动更平稳。一般而言,应将桥台搭板长度设置在3% C~6% 以下,并保证板材能承受行驶重量。
4.3加筋土工网
选用台背填料时,应保证水的稳定性和压实性,常选用碎石和砾石作为主要填料。填料与土工网的摩擦系数也符合要求。如今,中国高速公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桥梁过渡段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有效地防止了桥头跳车。但土工网一般为平坦结构,不能显著提高路堤的硬度,也不能吸收土壤沉降。
4.4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颗粒是一种混合矿石的混合物。各种材料的硬度、强度、孔隙率和比重必须严格控制。为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湿度,为更好地确定补水量,应在满足抽样要求后,测试现场抽样指标,以建立更为科学的水量;需结合碎石混合料的集料配比及配水情况开展工厂搅拌与道路工程的应用与设计。
4.5水泥稳定土
稳定化水泥包括水泥土,砂,石,水泥渣和水泥粉。水泥稳定土基本上是一种加固土体,即在土体中加入胶凝水泥,其水固性可使土体和水泥的强度、硬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两种工艺都是非常有效和高效的,目前主要用于过渡段施工。
4.6台后填筑
由于基底受压,桥梁两侧出现了沉降现象。随着公路和基层车辆的不断受压,桥梁的过渡阶段也在发生着变化。因为填充物的压缩和压实,如果板材厚度相同,在车辆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压缩问题,至于桥梁的设计,则没有什么区别。一般而言,如果垫圈不符合标准,车辆荷载会影响2 M的深度,应在建筑墙后进行加固。降低跳桥问题。台背工作时,要保证台背填筑土的质量,避免桥台背严重沉降。施工过程中,对台面背的机械压力会影响台面的质量。在回转回转后结构时,必须选择一个小机构重新压紧工作台的回转。确保地层压实厚度符合施工要求。
4.7基层处理
桥段施工质量较好,能有效降低跳桥事故。采用多土复合超压处理软土,提高了过渡段基层单元的生产能力,增加了过渡段的荷载,减小了吃水差。桥梁过渡段的软土地基可选用软土场地、高堤坝和轻集料,避免水平移动或旋转,避免材料的侧向挤压,造成桩身负荷过大,影响过渡段的正常运行,损坏桥梁和桥面。
4.8排水施工
另外,在桥梁过渡段,建设者还必须选择有效的排水方式,并在台面背面安装材料,以填满台面后面的积水。在桥背设置防水层,将漏水对桥梁过渡段施工的危害降到最低。在回填地区修建屋顶和排水系统时,下部必须与回填密封,并设计一个封闭排水工程来封闭地面,减少水下渗漏到地面的可能性。
结语
本文对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研究。为建立更合理的结构体系,必须选择施工工艺材料,根据质量要求制定施工工艺,了解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病害及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对路桥通行进行综合控制,以满足路桥建设的需要,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敬树.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过渡段施工技术探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190-191.
[2]康刚. 探究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J]. 商品与质量,2020(3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