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露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来道路桥梁建设,在我国一直相当受重视,所以相关企业将越来越多的技术,投入到这个领域中。但是道路桥梁在建设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周围建设环境的干扰因素影响,工程测量过程中,经常出现数据获取不精确,造成工程延期或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而GPS技术的出现和技术的有效发展,解决了这一问题。解决了外界干扰影响获取数据的精确度,大幅度地提升了工程管理和工作效率。利用实时实景传输图像和三维数据分析,牢牢地对道路桥梁的各方面数据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是现今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应用技术。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GPS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关键字:道路桥梁;工程测量;GPS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建设在测量中,对三维数据的要求相当重视,点线面三方面的数据和坐标关乎建设过程中的控制网绘测。而这些内容,通过人工进行测量往往很难获得精准的数据,因此需要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从而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度和施工效率,以此加强测量工作的精确性,促进其测量方法改进开发。随着现今道路桥梁建设愈发被国家重视,所以愈发需要科学技术配合,GPS技术已然成为道路桥梁建设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一、GPS技术概述
GPS技术是现今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项技术,其主要是在卫星提供的实时信息传输基础之上,进行和服务器或者其他接收设备的互通[1]。所以GPS技术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应用广泛性。无论是在民生方面上的应用,还是在军事上的应用,都为其提供了相当大的技术发展助力。因为其信息传输距离远,并且主要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信息或者数据的传输,所以对于一些科研和工程的勘察工作相当有帮助。在工程测量中,不同的是施工场景需要针对性的利用不同的GPS技术,以确保所获得的数据准确。并且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工程的效率,以及更好地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有效无误地进行。
二、GPS技术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测量的作用
GPS技术作为近几年来各国争相发展的技术,究其原因是其应用范围广并且作用巨大。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这项技术同样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2]。因为其传输媒介不受外界干扰,并且能够利用卫星进行精准的实时数据传输,以及相比二维平面设计图,更加直观地利用GPS RGK技术提供的三维实景和数据反馈。所以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利用这项技术能够更快地实现定点操控,以及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进行全方位的人员管理。使工程变得更加效率化、信息化,加快工程的进度。此外GPS技术所依赖的科学技术和利用的传导媒体,能够帮助测量技术人员对桥体进行更加准确的技术勘察,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因此这项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测量技术人员的数据测量工作量,极大程度地减少其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道路桥梁建设而言,其关键点便在于对周边环境的勘察和检测,利用这项技术能够获得周边环境更加准确的数据,同时不会因为雾霾或者湿气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够精准。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桥梁的安全性以及设计图纸的精确度,并且还减少了施工的前期准备时间,避免了和其他施工项目产生冲突。
三、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离不开GPS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支持[3]。首先便是在控制网测绘上应用,为了保证其测量效率,少不了这项技术的帮助。作为控制整个工程的测量工作展开基础,控制网测绘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准备内容。确保其控制点的坐标准确,是测量工作能够稳定精准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的整体进度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以往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准备时,采用的测量方式往往是边角法。这个测量方式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导线设备,进行作图绘制。但是因为这个方式的操作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所以获得的数据偏差较大。只能在一些较为小型,或者简单的项目中应用。而GPS技术则是在根本上解决了边角法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了人工作业时,因为人体自身的限制原因造成的干扰因素。以无线电波进行精准的勘察,将误差缩小到毫厘之间。并且还可以通过现今主流的静态差分技术,进行与其他技术的配合操作。将测量的数据合理分析,获取准确地控制网测绘坐标。并且这些测量分析后的数据也是接下来工程施工的重要数据依据,可以保障工程队在进行建设作业时不会因为地址问题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并且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例如,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作业时,可以凭借着GPS技术所提供的选点,进行观测墩的建造。将工程初步的检测框架搭建出来,为后面的工程提供保障。接着进行GPS技术相关设备的安装,增加接收器和跟踪站等设置,以此确保获取数据的稳定性和实时性。紧接着再对其他数据测量,提供给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其次,GPS技术在后期检测工作上也能够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地帮助。道路桥梁本身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其复杂的使用环境会对道路桥梁的零部件造成腐蚀,对其使用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近些年也常出现因为桥梁变形,出现桥头跳车的安全事故。
因此后期对于这些数据的测量,是工程施工过程需要注重的内容。为了保障道路桥梁在落成后能够经得住庞大人流量却带来的压力,需要对其用材以及本身的状况进行检测。利用传统的测量方法,不仅工程量大、而且容易出现误差。但是利用GPS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获取,同时还能够帮助技术工作人员及时地进行数据分析,保障桥梁不会变轻易变形。还可以通过在桥梁周边,安装GPS接收设备,实时对其进行监控。配合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周围环境数据、桥梁构造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及时分析,提供给工程管理部门。以保证桥梁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为建设环境不同,其会对道路桥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一些湿度或者空气中的物质含量,容易造成对道路桥梁的腐蚀。因此在断面的分析工作上需要相当用心,以此保证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单单凭借人工进行测量很难准确地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毕竟实地施工环境存在着很多干扰因素,这对人工测量的精准度有很大影响。而通过GPS技术能够准确地获取最佳的测量桩安装点,获取到安装的数据加快工程的进行。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建设技术。
而且对于道路桥梁的线路定测,GPS技术中的GPSRGK能够以实景的方式为其提供动态的数据。这点与以往的常规测量完全不同,前者是依靠卫星进行三维的实时测量,可以根据测量位置的变化进行动态的数据获取。而后者则是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相关的设备进行数据获取,再进行相应的图纸测绘。其次这个技术内容能够通过信息的交互,进行多个设备的连接,大大提升了工程的监管力度节约了施工的人力成本。并且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数据采样和分析,而后进行反馈。
当下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因此GPS技术在利用时,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来做到方便实时的操作。这点在监督工程的实施和竣工验收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GPS技术对道路桥梁的高度、三维坐标进行检测。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减少竣工验收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这些数据能够为工程队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进行备份后是今后施工项目相当重要的参考标准。
四、使用过程应当注意的事项
GPS技术虽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弱,并且使用成本低容易安装[4]。但是在一些会干扰其信号,造成信号屏蔽的环境中作业,还是会导致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造成数据传输不及时或者数据不精准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用这项技术的施工团队,在安装GPS的接收装置或者基站时,应该考虑其会不会受到其他物体的干扰,避免被其遮蔽,造成对接收装置的信号屏蔽。选取较为空旷的位置进行设备安装,以此来减少设备的信号接收差或者数据获取不准确的问题出现。同时需要对其安装位置使用的方便性进行考虑,避免因为安装位置不恰当,在使用其工作的时候造成不便。因为GPS的功能实现,主要是靠卫星来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错峰使用。避免因为使用者多,卫星有限导致数据传输慢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同时工程建筑企业在相关技术人员的聘用时,应当注意其专业知识的储备量。确保能够熟练地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并且按照技术的更新进度进行实时培训,保证其能够跟上技术的应用。
五、GPS技术未来发展分析
现今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上的投入愈发升高,因此对其的要求也逐渐有了严格的标准。其工程在展开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测量问题,因为有了GPS技术的支持得到了改善。这项技术的应用,对于道路桥梁而言无论是效率还是安全性都有显著的提升,弥补了以往人工测量所带来的数据误差,并且对测量工作的实时监控也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随着现今技术的更新,GPS技术逐渐满足更多的建设场景,避免因为复杂的施工环境造成了数据测量准确度干扰,为工程进度提供保障。并且其所提供的实时图像能够满足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绘测,帮助其加快工作进度。是现今建筑行业所必备的重要技术,并且随着技术的更新将会愈发与这个市场契合。但是这项技术还有许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在投入充足的科研成本后,在未来将会更好地为各个领域服务。
六、结束语
道路桥梁建设关乎着国家的交通规划发展,也和人民的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其建设后的使用安全性,在建设前期就应当做好测量工作。以往测量工作存在误差等不足,主要是因为肉眼受限。而现今GPS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点,在控制网测绘、线路定测、变形检测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GPS RGK技术为道路桥梁建设的建设坐标安全性提供保障,并且利用其动态的测量数据结果,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分析压力,加快工作效率。同时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精准性不会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建筑测量工作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松.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 000(002):61.
[2]刘振.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20(3):161-162.
[3]唐江银.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GPS技术应用[J].当代旅游, 2019(12):78-78.
[4]董昊锦.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GPS技术应用[J].中华建设, 2019, No.164(01):180-181.
高二露,1993年4月7日出生,男,2017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籍贯:陕西省佳县,现居浙江省绍兴市。工作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