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斌 黄胜
永嘉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浙江温州 325100
摘要:在对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的意义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微表处养护、灌缝与封缝养护、雾封养护及热再生养护等几种预防性路面养护技术,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水平,减少公路病害发生,提升功力运输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应用,对路面整体养护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同时也是路面养护成本有效降低。近年来,我国在公路路面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属于新兴养护措施,技术应用时间均比较短,所以还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常用的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分析,为同行业者提供参考。
1、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预防性养护的目的是对路面未出现严重损坏之前,采取有效的检查、维护措施,及时发现与处理问题,将路面病害控制在萌芽阶段,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不受影响,保证车辆的安全同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与传统路面养护技术相比,预防性养护在时效性方面更强,尤其是在路面隐患处理中起到了较好的防治作用[1]。目前,随着我国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辆的不断增多使交通压力不断增大,路面病害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所以,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减少了路面严重病害的发生,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2、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2.1微表处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车辙是常见病害之一,为了对车辙病害进行修复,预防路面整体下降对公路安全通行带来影响,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在该养护技术应用中,能够实现对路面缺失部分进行快速填补、修复,使路面损害减轻[2]。同时,微表处养护技术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流程规范、对交通干扰小及性能优越等特点。在修复材料方面,主要以沥青、水、添加剂等材料,按照合理比例混合后,利用机械设备对聚合物加以改性后摊铺在路面车辙、缺损等部位,厚度一般在1cm左右,修补材料摊铺1~2h后,配合罩面技术应用,即可完成养护工作。在使用范围方面,微表处养护技术适用于城市沥青道路、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及水泥道路等环境,主要用于路面车辙的修复中,使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恢复。此外,在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路面下封层中该技术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技术进行路面养护中,对路面存在宽度大于5mm的裂缝、严重车辙、波浪、龟网裂、坑槽及拥包等情况时,需对路面病害先进行预处理后,才能采用微表处养护技术[3]。
2.2灌缝与封缝养护技术
我国传统路面层结构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比较多见,反射裂缝是此类路面经常出现的病害,为避免因超重负荷碾压、路面积水渗漏等导致反射裂缝病害进一步加重,引起基层受损,需对反射裂缝进行预防性修补,在修补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工艺(表1)。首先,密封。即灌封胶、密封胶,通常采用改性橡胶沥青材料密封,施工时先对密封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用灌缝机向裂缝中均匀灌注。其次,填封。即灌缝,在裂缝宽度大于5mm或温缩裂缝处理中适用。因此类裂缝在温暖季节时宽度小,而在冬季时宽度大,且暖季雨水较多,在施工时宜选择干燥、温度低的季节施工。施工中采用黏稠度低的沥青材料或密封性材料在裂缝边缘少量涂抹即可。
表1 裂缝密封、填封工艺
.png)
2.3雾封技术
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中,雾封技术属于常用施工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应用中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首先,接缝施工。施工中,对施工横缝应尽量避免,如果横缝处理不理想,不仅道路局部可能出现出油的情况,同时道路的美观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沥青洒布施工中,如机器中的沥青材料用完,再次洒布时,洒布机需向后退至少3m再开始施工[4]。洒布前铺设油毛毡,洒布后将油毛毡取走。其次,人工洒布。施工中并非所有路段都能采用机械施工,部分无法使用机械施工的路段就需要人工进行洒布。人工洒布时需涂完两层涂层后,清理道路后上第一遍涂层作为防水层。第一层涂层风干后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情况,如没有遗漏则开始第二遍涂层施工。施工中严禁出现重复涂层或漏涂的情况。最后,特殊天气施工。受温度、风力等因素的影响,封层材料易出现乳化情况,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施工中,需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风力等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如施工现场气温低于10℃,地表温度低于15℃,或雨雪天气,需停止施工;雨后必须等路面彻底干燥后才能进行施工。对于降雨量较大的区域,施工路段受雨水冲刷严重时,洒布作业要重新进行。考虑到雾封材料的作用及性能,在施工中技术的适用性与局限性需参考表2进行。
表2 雾封层施工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png)
2.4热再生技术
现阶段,在对沥青路面破损进行养护中,热再生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该技术在应用中因对废物实现再利用的价值,节约了能源资源,与当前绿色、节能、环保施工理念相符,所以推广应用价值更高。由于施工中对路面原有沥青材料最大限度的进行了再利用,减少的废弃沥青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该技术在应用中,技术方法比较简单,养护工作开展方便,优势明显。在路面养护中,热再生技术应用中,主要通过红外、微波等加热设备,间歇式的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逐渐升高病害路面温度直至路面软化[5]。再对旧路面的沥青混合材料进行处理,将适量的再生剂、高温沥青混合材料等加入受损路面后进行整平、碾压,实现病害修复的目的。该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对原路面结构层如何均匀加温至适合问题,路面修复质量与温度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如果温度过高,在沥青老化过早,路面可能出现烧焦的情况;而温度过低,则路面翻松难度大,路面再生难以有效处理。因此,在路面加热时,需对路面进行迅速、均匀的加热,保证热再生技术的有效应用。
3、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运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公路路面病害成为影响公路运输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公路运输的运行效率,对路面病害进行预防性养护成为必然。目前,用于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养护技术类型比较多,不同技术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优势及不足,所以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需要根据路面病害类型、养护目标等对预防性养护技术合理选择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平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养护标准及养护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1):150,171.
[2]曹欢.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养护和管理[J].交通世界(中旬刊),2020,(2):60-61.
[3]吴意娟.探究沥青公路路面病害原因及养护对策[J].建筑与装饰,2020,(22):98-99.
[4]李韬.低碳经济理念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探究[J].魅力中国,2020,(24):467.
[5]魏家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6(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