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长雄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15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发展迅速。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市政道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通过对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合理设计,可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设计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与要求以及各项设计要点,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通过对现场相关信息与数据的分析,全面掌握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全面提升现代化城市的水环境品质,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提质改造道路;市政给水;管道设计
引言
提质改造工程往往道路两厢用地均已开发完成,现状道路下方已建市政管线错综复杂。在有限的空间结合道路工程的提档提质,同步对老旧的市政给水管道进行改造设计,极大地增加了设计难度,因此,如何合理确定管线位置,选择管道材质、规范设计管道附件等,成为设计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1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意义
1.1担负着防洪、排涝和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它可以将城市建设发展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自然降水及时的收集并排送到指定的相关水处理中心,使城市免于暴雨积水和水资源污染等的危害。
1.2有效改善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再生利用,保护城市中的公共水域,净化城市水源,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健康良好的运行。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创造一个绿色、安全、舒适的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维修城市水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再生发展。
2确定管线位置与施工测量
2.1确定管线位置
提质改造道路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方一般敷设有弱电、电力、给水、燃气、雨水、污水等市政管线,且均已投入使用。在设计给水管道时应尽可能避免对现状管线造成破坏,否则影响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弄管线位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若在原位新建管线,为避免周边弱电、燃气等管线受到影响,对管沟应采用支护设计,且要求施工速度快,尽量降低对居民供水的影响。若将管线设置在机动车道下方,施工简单,但需要破坏现状道路,交通组织存在一定的困难。当提质改造道路需要将现状中央绿化带改造为车道时,可考虑将给水管结合拓宽车道布置,但后期由于给水管在车行道下方,不利于给水管检修与管理。具体布置位置应通过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因此,合理地安排管线布置,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确保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整体施工进度。
2.2施工测量
在对道路市政给水管道进行改造前,需要由经验多和专业强的技术人员全程跟随,从而及时准确无误差地指导施工工作的开展。在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测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严格要求,通常所制定偏差精度比规定精度要高,从而确保每段施工都可以准确地完成。
3管道材质
一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但由于这种管材在铺设过程中,其对平整度要求较高,而且质地较脆,结合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自身特点,其大部分用于大型输水系统。二是钢管要具有抗高压、接口少、自重轻和耐振动特点,但钢管抗腐蚀性与耐用性不够高,成本造价也较高,所以市场道路给水管道工程中通常不会采用钢管给水,而更多地将其用于河谷或地震区。
三是承插式给水铸铁管与其他管材相比较,机械强度较高,承压能力较强,处理结构简单化,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但由于其东河承载能力低,所以需要全面考虑选择这种管材的影响。四是塑料管具有抗腐蚀性、自重轻和阻力小的特点,但塑料管有着易老化的缺点。基于以上管材特点,在为给水管道工程选取合适的管材时,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各种管材不同特点来选择,从而提升市政道路给水管道工程的整体质量,保障人们的用水。另外,市政给水管材要有承载内外荷载较强的刚度和机械性能,给水管道也常用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承压能力强,一般采用橡胶圈接口,施工比较简单,一般使用时间较长。但管材质量较大、强度比钢管低。聚乙烯管道质量轻、内壁光滑、抗冲击、不结垢,但其易于老化、质地脆弱、使用年限低。
4管道回填
管道回填工作要合理选择回填材料,重点考虑回填材料的质地,严禁有碎砖、碎石进入管道内,防止管道发生堵塞。同时,还需要对管道内的含水量进行合理控制,在回填之前清除沟槽中的多余水分与杂物,尤其是淤泥、植物等,并根据回填工作要求,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有效防止回填路段发生塌陷情况。
5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有效措施
5.1预测城市的用水量,提高供水水质
在设计城市给水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用水量,根据城市的区域规划合理分配水资源的空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科学设计水资源的分布时间,基于城市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制定适宜的给水系统设计方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设计的给水系统还应当具有平衡性,即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供需,包含了城市中心区域和城市周边城镇的水资源分布,确保每个区域的供水量,满足人们的供水需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在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系统时,需要做好事前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城市每个区域居民的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畜牧养殖灌溉用水等部分,需要对这些部分的用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水质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用水需求,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应当科学划分区域,根据区域需求来提供相应水质的水源,以提高城市供水的质量,将饮用水质量的控制放在第一位,必须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注意在规划设计给水系统时,一定要在适宜范围内控制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工作,不可过度开采,以免出现地面塌陷等危险状况。
5.2科学设计排涝功能,保障设计的协调性
城市给水系统的目标在于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水量,排水系统的功能在于排放城市中的污水、废水。在设计城市市政给排水时,还需要注重其洪涝功能的设计,尤其是在一些洪涝灾害多发的城市。科学的城市市政给排水洪涝设计,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排水系统时,要将洪涝排水措施融入其中,优化排水系统,使之更加合理,必须以城市洪涝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城市内部的积水和洪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降雨,可通过排洪的方式进行处理,建立健全的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城市外洪的处理既要在洪水发生后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又要在洪水未发生时做好预防措施,如修建水库、洪堤等。除此之外,在设计城市排水系统的时候,还必须提高其协调性。排水工程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时候要实施系统化考虑、综合性设计,协调各个方面,以适应城市的总体规划,满足城市的功能需求,充分发挥城市排水系统的作用。例如,在设计内江城市排水系统时,为防治洪涝,需统筹考虑潮水位、道路标高及排水管道的高程关系,以便在涨潮期间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结语
总之,市政给水工程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提质改造道路市政给水管道设计施工空间有限,现状管线复杂,应充分进行现状调查,结合现场实际合理确定给水管道位置、埋深、管道附件等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军.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134-135.
[2]兰建平.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08+121.
[3]蒋留平.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