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寿
53292319921024****
摘要: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机电一体化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技术融合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多向技术的智慧结晶。相信,机电一体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机电一体化;应用研究
引言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关工作人员务必增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实际情况的认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明晰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1机电一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机电一体化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逐渐形成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新型学科。但即便如此,机械一体化仍然采用系统观点,运用了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接口技术等在内的多种群体技术,甚至信息技术、信息变幻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其他技术也逐渐融入到其中。机电一体化通过合理布局各功能单元,形成最优的、质量极高的系统工程技术。而机电一体化产品,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功能系统。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必要性
有利于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时代之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应用在机电的基本一体化操控方面,同时也扩展到了产品的检测和自动识别等新型领域,节省了企业产品检测与识别分拣的时间。而传统的产品检测与识别工作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同时难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和产品信息分析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打破了这一僵局,大幅提高了企业机电设备和项目的生产质量与效率。
3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配套制度方面的问题,现行的市政工程施工、运行配套制度主要以非机电一体化的施工、操作制度为主,而在机电一体化背景下,市政工程所涉及的施工、运行操作都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介入而改变,导致现行配套制度的工程施工、运行指导、规范能力被弱化,不能有效控制由失误、错误操作而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使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影响了机电一体化的顺利普及应用。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对策
4.1强化统筹,加快研究规划
当前我国具有众多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部门和单位,并且不同单位之间的发展策略也各有差异,甚至存在冲突。因此,为了使机电一体化能够顺利发展,尽可能减少单位之间的摩擦,便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调查,在此基础上为机电一体化研发单位制定出科学、高效的研究计划和生产规划,实现统一管理,全局发展。
4.2严控能耗,加强环保支持
及时淘汰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促使传统产品在技术上进行转型。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支持力度,使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产业优化,并通过设立优先立项、技术开发、大力表彰等方法,激励相关领导单位和相关科研人员全身心地开展技术研发。与此同时,还应当设置相关的科技专项费用、科技专项基金等经济支持政策,为机电一体化研究和相关应用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当在资金贷款上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倾斜。此外,还应当成立机电一体化专项发展基金,为其提供支持。要大力加强群众宣传,为机电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离不开外资的投入,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因此,引进外资,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发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是实现机电一体化迅速发展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途径。
5市政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5.1完善配套制度
在配套制度方面,应根据市政工程运行、施工的机电一体化程度,按照各岗位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程序,编制配套制度,使配套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规范工作者日常工作行为的作用,提升市政工程的机电一体化应用水平。以市政工程施工机电一体化的配套制度建设为例,在制度建设中,应考虑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运行状态、规律,清晰梳理这部分装置的调试、养护操作程序、步骤,然后,按照现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规范、要求等方面文件,为各项程序步骤设置相应操作标准、操作规范,再基于此,整理出一套关于机电一体化装置的操作管理制度条款,并将该部分条款设置在原有的制度内容中,之后进行修正、整理,形成新的施工配套制度,以规范化工作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增强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5.2合理设计供电线路
在设备供电方面,应在原有的备用供电体系基础上合理化供电线路设计,以保证不间断供电,增强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效果。在此过程中,工作者可以采用分阶段母线形式的供电线路设计方案,分别为各个系统设置单独回路,同时,还要注意在回路线路设置时,避免缆线的交叉或距离过近,而且应结合变电站的分布,整合设备供电体系设计方案,降低突发断电事故对市政机电一体化工程运行的影响,以缓解设施供电方面的问题,深入优化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效果。
6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6.1绿色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中,应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绿色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实保护环境的理念。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绿色运用主要是降低产品消耗与减少污染。在产品设计、制作与运用过程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不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绿色运用能推动产品运用效果的有效提高,避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自然环境造成伤害,因此机电一体化绿色运用的发展趋势极为重要。
6.2智能发展趋势
由于机械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之中,借此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达到智能化发展的目的。为了更加有效地落实机械智能化发展,就应积极采用多层面思维与方法,对理论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科学的控制。目前,大多数的工业机器人都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性能,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应当提高对机器人以及数控机床智能化的关注度,更加全面地掌握智能化发展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果。
6.3模块化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生产制造企业的数量将会呈现上升趋势,为了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多性能与多层面的方向发展,可以采用模块化构建来落实,不需要额外的技术优化与改善。在模块化的基础上形成性能模块,使其可以由1台主机操控并运用到多方面的生产中。假如在模块的运转过程中出现问题,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性地解决,从而降低系统修复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市政工程的机电一体化,能够为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规范化工作者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者配套技术应用熟练度,消除信息安全隐患,保持供电稳定性,优化机电一体系统运行性能,增强监控系统的效用,从而促进市政工程使用性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道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3):195-196.
[2]丁立新.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7):229.
[3]朱俊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装备维修技术,2019(03):49+64.
[4]李卓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8):181-182.
[5]胡颖雁.工业机器人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1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