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颖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230011
摘要:此文章在基于研究城市特色相关研究成果上,对城市特点的构成要素、规划要素进行了总结,并以亳州谯城区为例,从空间结构,从空间结构选取,从建筑风格、绿化景观、建筑尺度把控等多方面对基于特色风貌的城市设计空间规划。
关键词:城市特色;特色风貌;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并能给予人们鲜明印象和深刻记忆的独特之处,是该城市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采用适当的方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它是城市各组成要素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展示。如何在实际城市规划设计中,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丰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避免走入"千城一面"的规划建设误区。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和亳州谯城区实际,尝试讨论基于特色风貌的城市设计空间规划。
1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并能给予人们鲜明印象和深刻记忆的独特之处,它是城市各组成要素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展示。城市特色来源于各方面的因素:自然的、人文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等等,具体来说,城市特色构成要素有以下几方面,如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建筑,城市名胜、古迹,城市广场、街道、绿化等。
2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落实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城市特色塑造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亳州关于建设安徽省际中心城市的目标,为提升亳州城市形象与空间品质,增强城市空间活力,打造城市空间特色,避免城市建设中的“千城一面”,充分挖掘城市空间特色要素,明确亳州城市特色定位,系统塑造亳州城市空间特色,特编制《亳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特色规划》
3规划原则
3.1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充分尊重亳州市民的需求,积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吸取专家的建议。
3.2生态优先、因地制宜
充分尊重亳州的生态本底,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因地制宜的自然环境
特色。
3.3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尊重并挖掘亳州悠久的历史与人文资源,弘扬亳州灿烂的传统文化。
3.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突出核心的空间特色结构体系,统筹系统的次级空间结构。
3.5可实施易规划、近远期结合。
落实总体规划的要求,提出规划要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对接各类专
项规划。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衔接,建立空间特色近期项目库。
4规划目标
通过对亳州市的自然、历史、人文、建筑、园林等各类特色资源的研判、
评价与整合利用,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结构,提出城市
风貌特色塑造策略;细化城市风貌特色空间规划要求,探索建立控制指引,并
争取将规划要求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相关法定规划相结合;制定近
期实施建议,将空间特色塑造的规划引导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
5城市特色构建
城市特色构建概括起来主要是继承与发展或保护与开发问题,二者关系处理适当,则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甚至可相互渗透、互相融合,达到事半功倍、泽及子孙。反之,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构建城市特色的基本思路时,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重视原有城市特色的保持,加以改造,使之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城市需要。在发扬其特色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艺术情趣、有个性意识的控制和特色的再创造。二是尊重并珍惜历史文化遗存,维护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和其他人文景观,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空间。三是重视建筑创作和建筑环境创作,强调建筑的个性、时代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象征和标征和标志,创造形象生动的高质量建筑、建筑群体以及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环境。四是发挥城市自然地理优势,保护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不断开发、创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整个城市浸融于大自然中。五是重视环境重视环境保护,保护人类健康,愉快的生存,不使大自然受到污染、损害,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环境。
6城市特色建设目标
6.1历史名城——彰显名城风采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亳州大地留下
众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亳州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国
家级重点文物保护7处,国家级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家,占全省的三
分之一。著名的人文景观有:以砖木镂雕双绝闻名于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花戏楼,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当代文史大家郭沫若亲题馆
名的华祖庵,建筑考究、工程浩大的曹氏宗族墓群,浓缩亳州5000多年文明
史、馆藏丰富文物的亳州博物馆,讲述酒文化源起、传承和发扬的古井酒文化
博览园,明清风格犹存、古色古貌依旧的明清老街等。
6.2先贤故城——链接历史记忆
亳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百年来,这块古老神奇而又生机勃勃、美丽
富饶的土地,孕育了许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名扬四海的道家学
派创始人老子,一代圣哲庄子,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发明了
“麻沸散”和“五禽戏”的神医华佗,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精于诗、
文、书、画和易学的宋代名士陈抟都是亳州人。欧阳修、曾巩、晏殊等文坛巨
子也曾相继在亳州为官。规划将这些历史记忆节点串连起来,打造遗产廊道,
链接历史记忆。
6.3秀美水城——水润绿满亳州
亳州有优越的水系与滨水自然环境资源,有涡河、亳宋河、宋汤河、龙凤
河等六条水系,规划将利用好这些水系,打造滨水绿廊与绿道空间,串联起各
个城市公共节点与绿地节点。
6.4活力商城——凝聚商业活力
亳州有传统而又悠久的、现代而又生命力旺盛的商业活力,古时商贾云集,如今八方来客,规划将利用现状的商业节点、商业路径打造城市特色商业活力空间,打造以酒和中药为代表的充满活力的特色商业城市。
7城市特色建设具体措施
7.1希夷大道城市中轴线
希夷大道是贯穿城市中心的南北向主轴线,连接涡北新城、老城区、现代新城和产业区,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老城区及历史文化保护主轴线。沿希夷大道打造建筑景观轴线,强调道路两侧建筑开发建设的控制,并以城市道路为依托,串联起规划区内部的公园、街头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通过环境小品、步行通道、街道家具、植被绿化等的连接,形成连续完整富于特色的街道景观。打造希夷大道为传承古今的特色风貌画廊、畅通便捷的绿色休闲大道、活力多彩的繁华商业大街。
建筑:沿希夷大道两侧建议中强度开发,不易过高。建筑体量展示城市新区形象。建筑形式建议简洁通透,体量稍大,对高度进行一定控制。建筑色彩、材料以低明度的青灰砖墙到中明度的石材立面再到中高明度的玻璃幕墙,体现亳州现代与历史和谐共存的城市风貌。
7.2涡河城市滨水风光带
沿涡河两岸规划沿河绿化带,结合涡河区域旅游,形成涡河文化游览带。
7.2.1历史街区滨水风光带
空间场所:保护好自然水系资源的同时,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亲水休闲空间,营造亲切宜人的氛围。
环境塑造:自然植物密布的软质绿地,与水网交织,间隔设置一些小的硬质休憩广场。
构筑物及设施设置:在亳州中心城区有历史价值的地点,安排纪念性标志物。布置充足的街道桌凳设施,适应地方市民及游客的休闲习惯。
路径设置:注意构筑物连续的人行步道系统。
7.2.2老城滨水风光带
空间场所:在亳州中心城区人气最旺的区块,创造出滨河的公共活动活跃地带。全天候使用,注意为市民提供充分的夜间照明设施,营造平易近人的氛围。
环境塑造:硬质铺装为主的连续步行环境,较密集设置小广场和小活动节点。
构筑物及设施设置:在各类活动节点布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小品雕塑等,体现人性的关怀。
7.2.3新城滨水风光带
空间场所:举办集会活动的城市标志性广场绿地。全天候使用,注意夜间建筑外墙和重要街道的灯光系统规划,创造城市最璀璨迷人的水岸景观,营造有气势而不缺乏生机活力的氛围。
环境塑造:开阔的硬质广场,较大面积的开阔绿地。构成城市开放性标志空间。
构筑物及设施设置:在滨河标志性广场及绿地附近,安排主题雕塑等城市标志性构筑物及休闲设施。
结束语
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定位,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结构,提出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策略;细化城市风貌特色空间管控要求,探索建立控制指引,并争取将管控要求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相关法定规划相结合;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会对特色风貌的城市设计空间规划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武辉,张春祥.城市特色的求索[J.]上海城市规划,2007,2.
[2]吴良镛.城市特色美的认知[J.]建筑意,2005,5.
[3]申国全,闫巍.朝阳北塔广场保护规划设计[J.]建筑意,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