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管理概预算实践性环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   作者:王晗
[导读] 强调在应用过程中应采用BIM技术和传统实践方法相结合、手算和电算相结合的方法。
        王晗
        21110219871021****
        
        摘要:为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实践,结合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新校区综合楼项目,介绍BIM技术在工程管理概预算实践性环节中的应用方法,指出其中的关键点,并就手工算量和软件算量进行对比分析,强调在应用过程中应采用BIM技术和传统实践方法相结合、手算和电算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概预算;实践性环节;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经济专业课,其实践性环节的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以及工作后的熟练程度。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材内容相对落后、课堂教学时间较少,导致学生缺乏课程所要求的施工图计算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1概预算课程实践性环节内容
        概预算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共分为以下4个部分。(1)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资料,如图集、定额、行业规范等。(2)熟悉工程图纸,了解工程概况,明确主要工序的施工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部署,拟定施工组织设计。(3)采用BIM软件结合图纸创建工程实体模型(包括土建、钢筋及安装部分),完成工程量的计算。(4)借助BIM相关计价平台,给模型工程量套取清单项并取费、调价,完成招标控制价文件的编制。
        2工程概预算管理现状
        2.1概预算编制缺乏细致性
        在工程概预算管理工作中,会涉及很多复杂的工作内容,其中,有很多影响概预算的因素,使工程概预算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漏算和错算问题严重,导致概预算结果过于出现错误或者不精确,使概预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结算结果差异较大。很多工程概预算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采用注重“抓大放小”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过于依靠自身工作经验,没有从实际状况出发,会严重影响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一些工程的设计周期较短,没有对工程概预算相关问题进行严格审核,这些都是概预算编制缺乏细致性的具体表现。
        2.2工程概预算管理项目混乱
        在现阶段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工作期间,一些企业没有根据项目成本、项目管理任务、项目计划、概预算管理目标等内容进行全面管理,甚至一些工程概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概预算管理要求进行工作,在没有经过审核批准的状况下编制和审批概预算管理项目、先工作后开展概预算管理等现象较多,不利于发挥概预算管理的指导和管控作用。
        3BIM技术在工程管理概预算实践性环节中的应用
        3.1搭建基于BIM平台的QC与CM系统
        基于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管理人员应以BIM平台为核心,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编制与管理需求开发相应的系统,具体包括QC和CM系统。在具体利用BIM平台及相关系统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可利用以下三种路径:(1)基于程序接口(API)连接BIM和造价管理软件。造价工程师所需的工程量信息可导入具体的造价管理软件中,在数据全面的基础上,造价管理人员可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2)造价管理人员可直接对BIM软件数据库进行访问,具体可以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DBC)为依托,其作为一种主流关系数据库,具有较为强大的功能,包括结构化查询语言(SQL)、Java、C#等编程语言,可有效支持数据访问、共享等需求,且其中的集成应用可对建筑模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访问,同时结合BIM数据库中的原始模型中的综合信息,在概预算方案中指出的成本计算方法的指导下,科学地对上述数据加以整合与利用。(3)输出到Excel,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设计概预算编制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工程量和定额等的计算,在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造价工程师需要提取BIM模型中的工程量,并将其汇总到Excel表格中,设计人员需要提高数据选取标准,确保真实可靠。在进行具体管理时,借助QC和CM系统,造价管理人员可对BIM所有模型图元实体进行查看,同时可以实现对上述图元实体尺寸的修改。此外,在该系统中,还可以嵌入完整的国家清单计价规范和地区定额规则和数据库,管理人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嵌套。同时,BIM平台还可以实现概预算数据信息的共享,项目相关人员可更加快捷地获取所需数据,以确保概预算方案合理,且能够在执行过程总避免出现较大的造价偏差。
        3.2加强BIM技术与工程设计前期成本控制
        基于BIM技术进行管理,要做到与造价管理系统的有效结合,在造价软件中导入相关数据,并融合各部门的信息构建多维BIM模型,对应时间和造价项目之间的关系。要在设计阶段前期就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收集项目资料,确保将实际估算的成本状况及时向设计人员反馈。同时,设计方案会影响工程概预算进程和成效,传统的设计流程会进行较多的改动,因此会出现工程量计量不准确等问题。而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开展限额设计,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有效规避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此外,BIM模型和平台会与设计方案相关联,可跟踪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或出现的变动情况,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概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3.3在控制工程概预算工作量过程中广泛应用
        工程建设会涉及多种复杂的工作,在此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传统的工程设计阶段的概预算工作主要是通过手工计算完成的,工作量较大,且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对计算规则不熟悉,常出现一些工作失误,无法有效控制数据的可靠性。为了减少工程概预算的工作量,提高概预算的准确性,要将BIM技术与BIM技术的自动化算量软件相结合,不仅能将管理人员从复杂的概预算中解放出来,还能增强概预算的准确性。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编制工程概预算,根据工程的成本需求确定设计方案,提升了工程量统计以及计算效率。另外,因其具备可视化、数字化以及协同化特点,能够提升概预算审计效率,提升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BIM算量软件能够储存工程概预算管理中的数据信息,简化计算过程,减少工程量的计算量。工程设计中的概预算管理人员利用BIM技术工构建信息模型三维立体构建后,不仅能实时进行工程概预算管理与控制,还能将准确的概预算结果传送给工程建设单位和工程造价审核单位,使不同参建方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工程信息,并对工程改与算进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和便利。
        结束语
        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的关键技术形式,将其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设计概预算管理工作中,可满足具体的管理工作需求,发挥出其多方面的优势。在结合BIM技术进行概预算管理时,管理人员应根据概预算管理需求搭建相应的BIM造价管理平台,同时要优化相应系统,注重控制方案编制质量和概预算管理工作量,确保满足现代化概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明,赖小东.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障碍与解决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6,3(29):225-227.
        [2]高红江,贾惠艳,李立新,等.基于BIM的《工程概预算》课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81-83.
        [3]杨志刚,曹金保,宋金兰.高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解析[J].江西化工,2019(2):257-258.
        [4]楚英元.基于BIM技术的招标控制价文件编制[C]//2018年“智慧建造与设计施工”学术论坛,2018.
        [5]江练俊.BIM在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1):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