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婕妤 黎亚奥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也是蓬勃发展。当前居民对于建筑物的需求旺盛,而且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这是推动建筑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建筑水平的机遇,也是建筑工程面临的挑战。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了解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建筑工程复杂,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建筑企业开展工程造价工作,主要是为了整个施工建设更加透明、高效与合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优化配置,做好成本的管控工作,节约更多的资金与资源,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在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强化造价管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现存问题
首先是人员能力不足。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与造价人员的综合实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造价人员能力不足,也是造价现存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建筑企业的领导层,过于重视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益,因而忽视了造价管理。在机构设置上不够合理,人员组建上不够妥善,导致造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第二,由于很多造价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任,因此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与工作经验。其工作态度消极,不愿主动参与培训深造来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实力,造成了大量人力、成本资源的浪费。第三,造价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与其他部门人员,展开密切的互动交流。然而很多造价人员,缺乏与其他部门人员的互动交流,因此无法获得全面、完整的数据信息,导致造价工作缺乏真实性与可靠性。其次是建筑材料因素。对于工程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购买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存放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筑材料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若是建筑材料的质量比较好,那么最终建设出来的建筑物的质量也会比较好,不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若是建筑材料是劣质的,那么相应的建筑物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并威胁施工人员和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购买相关建筑材料之前,相关从业人员并没有将有关建筑材料的信息进行全层面地认识和理解,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以及价格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最终,若是实际购买价格严重超预算,就意味着超预决算;在建筑材料使用期间,若是相关施工人员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建筑材料的用量就会增加。加之,从业人员对建筑工程实际使用的建筑材料预设不到位,导致后期又继续购入一部分的建筑材料,这也是超预决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2.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造价总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需要对工程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需要决策人员对项目实施阶段所采用的材料及当前工程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作业环境等进行科学分析。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做好决策准备工作,并保证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能够准确、客观真实地表达现场环境,切实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准确性。作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造价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做好全面预测工作,切实提高可行性估算投资的准确性,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和筛选,确保所选择的方案简洁、经济、有效。其次,对于不具备专业能力的评估报告单位,需要将此项工作进行外包,避免由于专业技术不强,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影响工程造价真实性。
对于项目决策人员投资估算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投资决策环节需要对工程项目总体造价进行科学预测,以此保障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如果这方面估算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投资估算准确性。
2.2实施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手段如下。第一,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结合工程实施计划,做好施工资金管理,在施工前,需要造价工程师制定合理的资金施工计划,按照使用计划开展资金管理,确保对造价进行严格控制,又能够满足工程资金的需求;第二,加强现场管理,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情况,加强质量管理,对入场材料、入场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材料与设备合格,加强施工监理,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采用事前控制的方式,明确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难点,做好组织协调管理,提升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第三,加强工程变更管理,按照工程合同开展施工,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协调配合各方在施工中的角色,避免由于工程变更引发的索赔事件。
2.3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工程造价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与核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健全管理制度与体系,来发挥工程造价的质量与效率。首先,通过岗位责任制的建立,要求每一位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不仅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还要相互监督与协调,才能保障实际与预期相符。其次,健全工程变更管理制度。作为造价人员,必须对整个施工建设,进行全面跟踪与管控。一旦发现工程变更,就要对其原因、后果展开深入的讨论。要严格约束与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能力,才能减少工程变更的出现概率,将影响降到最低。如果无法避免工程变更,就需要对其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做出预算的合理调整,保障工程项目的有序建设。最后,还要通过奖惩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的建立来调动造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竞争心,促使全身心投入到造价工作中。
2.4重视审计工作
建设工程的预算审计中由于审计方法类型多种多样,也结合不同需求合理地对预算审计方法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障工程造价得到合理地控制。我国的建设工程预算审计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强化。第一,保障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审计结果的合理性,降低误差。第二,应保障审计方法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还要熟悉施工过程,深入施工现场,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进行建设工程预算审计。第三,建设工程的预算审计还要提升各单位预算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项目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工作,这样建设工程预算审计工作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
结语
结合以上,在建筑工程中,将造价管理加强是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重要方式,是促使工程效益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设计是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阶段,需要企业从工程设计出发,对施工方案合理设计,从细节工作做起,将工程造价控制加强,在合理范围中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让建筑行业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鑫.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化工管理,2018,(009):185.
[2]魏明汉,谢康宇.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门窗,2018,(001):149-149.
[3]阮静娴.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2):187.
[4]沙晓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砖瓦,2020(05):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