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王旭枫
[导读] 近年来,国内的火灾事故频繁出现,特别是在建筑电气的管理方面,相继出现了不同的火灾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健康。

        王旭枫
        广州黄埔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510000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火灾事故频繁出现,特别是在建筑电气的管理方面,相继出现了不同的火灾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健康。对此,笔者对建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火灾事故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原因;主要措施
引言
        在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电气火灾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对电气火灾发生的性质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社会平稳运行。
1.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情况分析
        从我国出现的各类火灾时间中来看,电气火灾事件占据一定的比例,由于电气的生产操作设备以及电源线路导致的相关故障,造成火灾事故日渐增加。经过相关数据资料表明,我国电气火灾占总火灾发生数的26.5%,平均损失可以达到总损失的36.5%左右。从国外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英国电气火灾占总火灾数量的16.5%左右[1],美国和日本可以达到10%。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准确的掌握电气火灾的发展态势,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预防,进而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近年来火灾发生起数图如图1所示。

图1.2011--2018年火灾发生起数图
2.发生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2.1电气线路设计不规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电力部门的设计人员不能根据实际要求对电力系统的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就会造成线路负荷过高或者偏低,当线路电荷超载过大时,就会直接导致线路的电压增大,电流的流量过大,从而引起电力设备中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整体运行不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反之,当线路负荷过低时,就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影响建筑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另外,还有些施工建设人员操作方法不规范,对设备内的保险丝进行改动后,不能按照工作原理恢复原状,致使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温度过高,或者是线路在大风等恶劣环境下发生缠绕,相关人员未进行及时处理等原因,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2电力设备使用不正确
        在日常的生活中,电磁炉、电热棒、白炽灯以及相关电力设备的不当操作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居民日常用电过程中,有些居民用户会私自改扩居民线路,使用功率较大的灯具来进行照明,致使相关线路运行不稳定,诱发火灾风险因素;其次,在对相关电器进行加热时,会摆放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可能会形成火灾事故;最后,有些加热电气设备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发热性,特别是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之下,这些设备极易发生自燃现象,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这些设备可能会因为一些客观环境发生燃烧现象。还有一些,加热设备本身没有隔热性能,并且周边存放着大量易燃物品,都可能形成火灾[2]。
2.3使用不合规的电气产品
        有些厂家为了谋取经济效益,生产一些不合规的设备进行销售。由于价格具有很大的优惠性,被很多消费者所使用。这些不合格的电气产品主要存在两个大安全隐患。
(1)设备短路
        在电气生产的制造过程中,相关制造人员使用性价比较为低劣的断路器,这些设备对电气灭弧的能力影响较小,造成分断弧能力下降,在设备加热以及升温过程中,可能出现燃烧状况,加上没有达到使用技术标准的断路器也不能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分载运行,相关设备存在老化破旧情况,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
(2)电气的内部结构存在故障
        首先,有些电气的导线设计不合理,部分电路的线路直径过小,无法承载过大的电流,导线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燃烧现象 ;其次,开关的短路也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当电路发生相关故障时,部分开关不能发挥断电的价值,对线路不能有效绝缘,进而引发火灾;最后,低劣的插座和设备插头进行一定的接触之后,会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并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加速插座的折旧和老化,缩减了设备使用寿命,最终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3]。
 2.4建筑使用者不能合理的居住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居住者可能会使用电压相对较高的电气设备,从而形成过高的负荷作用,诱发火灾事故。还有一些居民群众对安全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使用功耗较大的电气设备,加上设备周围的散热情况不佳,可能致使线路温度过高,严重时室内会发生着火情况。此外,还有部分人员当相关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时还继续使用,最后造成相关设备出现故障,引起火灾事故。
2.5室内装修不合理
        部分居民用户在装修过程中,聘用一些素质较低的工程人员进行装饰美化,他们对线路改装存在一定缺陷,还有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美观,而过分的安装相关电力设备,引起电力线路负荷加剧,同时,在装饰过程中,添加一些易燃的材料形成火灾诱发因素,种种原因都会给后期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3.防止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措施
3.1建立健全规范的火灾管理体系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相关风险事件进行管理,把具体的安全措施落实到生活实处;其次,相关工作人员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电力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确保安全管理生产工作有效进行;最后,在贯彻落实相关电气管理制度时,还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从整体上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
3.2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电气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逐步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集中化的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设置一些电气设备安装的相关案例要求他们具体操作,逐步增强他们的技术水平,并提升监管意识,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3.3加强建筑施工建设管理
        首先,应该采购一些技术合规、相对安全的电力设备进行安装使用,在使用之前,对电气设备的内部结构和生产材料进行技术鉴定,保证合规后再使用;其次,要加强施工建设管理,建设人员以及设备使用人员应该经常进行技术交流,确保后期的电气安装和使用没有操作风险;最后,还应该对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全面落实并开展电气安全管理工作[4]。
3.4加强各部门的有机配合
        在建筑电气设备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电气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协调性,在相关系统有机协调的情况下,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在对设备管理时,应该合理的规划物品摆放的位置和具体空间,同时还应该注意设备放置的间隔性,以便后期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和保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有效防范电气火灾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结合电力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火灾防范措施,做到与时俱进,做好火灾预防工作,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刚. 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 今日消防, 2020, 005(004):P.124-125.
[2]黄满意. 关于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原因的分析及预防策略[J].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8, 000(004):1-1.
[3]刘彩云. 民用建筑电气线路的防火技术分析及火灾防范措施探究[J]. 名城绘, 2018, 000(010):1-1.
[4]汪力. 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浅析[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12):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