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坤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工程处 北京 100048
摘要:通过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在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情况来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均会设置防止出现裂缝的应对策略,此技术便是后浇带技术。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所在地来设置恰当的方案,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进行后续工作,确保整个项目的完整性。基于此,以下对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混凝土,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沉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应用后浇带进行分割,在混凝土沉降、收缩完毕后,再将后浇带各个区域相互连接,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十分重要。尽管后浇带施工流程不复杂,但是其中包括大量的技术要点,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1后浇带的主要概述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主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能够解决大规模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而温度后浇带能够预防混凝土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和拉裂问题。
2后浇带施工流程
2.1模板搭设
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重要环节就是做好后浇带模板的搭设,模板施工不是凭借经验进行,而是要进行专业的计算设计和方案制定,特别是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提高,建筑后浇带施工尤其要做好模板设计和计算工作,避免凭借经验随意施工。另外,还应加强对设计文件的交底和规定,特别是随着建筑高度的提高而给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带来较高的安全隐患,高空模板支护工程对施工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后续的浇筑施工和养护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和文明施工,做好后期拆模的便利化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2.2底板后浇带设置方式
后浇带需要设置在建筑结构受力较小的区域,目前,在建筑施工环节,一般会在梁、板变形位置设置后浇带,此外,也可以在梁、板的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在设置时,需要控制好后浇带的宽度,一般集中在80cm~100cm之间,如果后浇带位于板的中部,那么,宽度80cm即可。如果下移后浇带垫层,需要增加控制面标高,以便后期清扫后浇带中的垃圾和杂物。在施工环节中,还要利用水泥砂浆将整个后浇带底部覆盖、抹平,再进行浇注处理,以确保底板厚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
2.3浇筑振捣
在建筑后浇带施工混凝土浇筑环节,由于混凝土浇筑的宽度和总体材料数量较少,降低了检测和材料试块等相关质量要求,从而给建筑后浇带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局部振捣不密实是后浇带结构不稳定、防水性能较差的基本问题,应根据建筑后浇带高度特点进行分层浇筑和振捣密实,以防止产生气孔和空鼓现象,做好模板湿润度的控制。选用合理的振捣设备,在振捣过程中,还要防止对钢筋造成破坏和移位,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3施工优化
3.1严格判断好沉降量
高层建筑是由楼体和裙房组成,实际的施工环节,需要保证上述两个结构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后浇带施工环节中,需要将楼体和裙房相分开,在大部分沉降完毕后,再将高低层之间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整体。如果采用拼装式的建造方式,那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施工,由于楼体本身和裙房结构是不同的,其受力状态也具有明显差异,特别是高层建筑,本身约束力较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校验、核对工作,调节好压力差,减小施工环节中的压力,降低对建筑的压力。对于底层部分裙房,是以交叉梁作为基础,会增加对基础建筑的压力,对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好时间差,先建造楼体,在楼体建成后,再建造裙房,并严格核对两部分的沉降情况,科学控制裙房标高。
3.2合理应用后浇带
施工人员在根据建筑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要能够进行合理选择,对各个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处理裂缝的问题。在进行浇灌的过程中要能够避开底板以及墙面,留出足够的空间,重点在反弯点进行施工,并且还要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来对整体建筑进行浇灌,从而能够使后浇带与建筑连成一个整体,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3.3浇筑优化
建筑后浇带的浇筑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要优化浇筑材料,根据需要提高标号和特殊功能,一般要提高最少一个等级,还要做好试块的预留和抗渗功能的测试,通过整体规划的方式,优化施工工序,保证单次施工的浇筑混凝土量,减少取样频次,加强过程监管,特别是过程中的分部隐蔽验收控制。确保浇筑面的处理达到浇筑标准后,再做好模板的支护验收。
3.4对后浇带技术所涉及到的各个步骤进行维护
施工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大对混凝土的养护力度,采用覆盖式的方法进行维护,要能够定期进行水浇灌,对于一些难以储水的地方要能够多次少量的进行喷洒,同时还要控制好喷洒的时间间隔,避免因温度差距过大出现缝隙;第二,施工人员要能够根据当时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确保所选用的维护方案符合要求,在天气冷时进行施工,要能够采用保暖原料对整体建筑进行覆盖,并且还要根据情况加大对其维护力度。
3.5后浇带完成后的保护
高层建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第二次振捣,促进混凝土界面结合力和混凝土密实性,保证两部分混凝土各自收缩、相互融合,平衡浆体和固体材料。同时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后期养护质量直接关乎整个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施工单位要做好标志,设立路障牌提醒工作人员,明确后浇带在建设施工现场的位置,并保持施工部位的干净整洁,避免脏乱杂物进入施工现场,为后期养护工作奠定基础。养护工作结束之后,拆除标志。针对混凝体的最常见养护方法就是定时浇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水分。当然,在一些温度过低的地方,要停止浇水以免结冰。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在其表面进行施工作业。
结束语
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始终是现代土建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阻碍施工的顺利完成,在此形势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的注意事项,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建筑防水材料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促进我国土建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124-125.
[2]张丕友.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20(11):63-64.
[3]凌越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28+30.
[4]阳芳.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5):40-41.
[5]陈文钟.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