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  孔伟
[导读] 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孔伟
        滕州市鲁工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滕州277599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这种施工操作更加简洁高效,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建筑行业比较受青睐。鉴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建筑检测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数量日渐增加,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主要建筑之一,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主要采用工厂化生产与标准化设计,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的主要方式。在建筑施工中,主要在工厂中进行大量的现场作业,然后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加工后的配件与建筑构件,进行现场安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然而,其施工质量一直是建筑的核心内容,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需要进行检测工作,主要检测建筑的承载能力、建筑性能、施工材料等。从目前检测情况来看,检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检测人员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方式,检测混凝土结构等问题,确保获得良好的施工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种类
        1、板材建筑
        板材建筑主要由板材装配而成,具有重量轻、防震、防水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板材建筑的内墙板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板,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另一种为空心板,需要在板材内部填充保温材料,可以增加板材建筑的保温效果。外墙板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复合板,在内部带有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对建筑内部进行保温,防止建筑内部热量散失。板材建筑的结构关键在于整体性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板材之间的连接,将接缝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接缝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混凝土浇筑等,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由于板材的结构特点限制,使板材建筑在布局上受到一定的制约,无法灵活地进行施工,并且建筑的结构较为固定。
        2、盒式建筑
        盒式建筑的结构进一步集成化,极大地降低了现场安装工作,这使现场安装过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通常情况下,在工厂生产阶段便可以完成大部分盒式建筑的组装工作。例如:内部装饰、家具等都可以在工厂安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施工人员只需要完成盒式建筑的吊装工作,并且接好管线即可投入使用。盒式建筑的装配方式如下:①全盒式装配。建筑施工过程全部由盒子装配来完成,施工过程非常便捷;②板材盒式装配。将建筑内的小型部件作为支撑结构,再与墙板或楼板组成建筑;③骨架盒式装配。由单间式盒子构成建筑结构骨架,如卫生间等,以此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承重能力。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分析
        1、在准备阶段进行质量检测
        在进行施工之前,工作人员应对施工现场及建筑构件进行检测,以确保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及工程结构等进行全面了解,从而科学合理地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只有科学设置方案,才能保证各个构件得到科学准确地调配和安装。然后,报送技术部门进行审核合格后,再由监理单位审批,并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会审。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根据预制构件大小状况选择塔吊段位,保证塔吊与大型预制构件距离最近,严并安排好预制件进场及吊装顺序,避免出现顺序混乱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检查构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堆放。质检人员对部件编号、预埋件外观及位置进行检查。在进行吊装施工之前,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做好交底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验。同时,对吊装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进行构件安装前,施工人员做好轴线、控制线的标识。

在校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吊装施工。
        2、超声波检测技术
        通过应用高科技,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充分发挥超声波技术作用,该技术操作简便,设备维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因此,被广泛应用各种探伤测试中,为混凝土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脉冲波峰与振动频率,属于机械波的范围。该技术方向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在分析检测过程中,可以产生较高的振动频率,由于材质具有不均匀性,导致在传播时产生明显差异的散射,将会降低超声波强度,准确检测出混凝土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科学选择振动频率,确保获得高效与准确的检测结果,超声波振动具有一定范围,一般在20~200kHz,主要根据混凝土材料选择。超声波检测属于有效的物探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目前,25~100kHz是常用的使用范围,可以对介质进行无损检测。
        3、传感器导波信号检测技术
        传感器导波信号检测技术需要借助传感元件来实现,主要用于灌浆料、钢筋等施工材料的检测,并且具有极高的检测精度。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压电陶瓷传感器贴在被检测材料的两端,通过分析导波信号对材料的损伤情况进行判断。在励磁电压的作用下,压电陶瓷传感器将会产生超声导波信号,导波信号可以在被检测材料中传递,再通过传感装置将导波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分析需要借助示波器来实现,通过对电信号图像进行观察即可对被检测材料的特点进行判断。对于存在缺陷的施工材料,其电信号图像会出现模态叠加现象,对电信号造成极大的干扰,进而确定施工材料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4、无损检测技术
        在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是常见技术之一,具有无损性、互容性、严谨性等众多优势,主要应用于监控混凝土质量,以及竣工验收等工作,不仅不会对混凝土的构件与结构产生影响,而且可以准确判断出混凝土的强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此解决建筑物的缺陷问题。在建筑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平衡性,操作较为简便,可以准确检测出物理参数,优化建筑结构,确保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渗透探伤检测是无损检测技术之一,主要利用染色材料与荧光材料进行检测,具体做法为在检测零件表面,使用染色材料进行涂抹,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表面开口中,将会逐渐渗透染色材料,之后可以去除表面的渗透液,在上方涂抹显像剂,使其充分发挥吸收作用,确保显像剂收回曲线渗透液。在白光与紫外线的照射下,将可以缺陷的尺寸、大小、形状等充分展现出来,具有较高的便携性,在检验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中,不用使用外置电源,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在检测完物质的表面缺陷时,需要做好清洁工作,确保获得直观的检测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混凝土施工时出现质量缺陷。而且,还可以对建筑的保温效果、防渗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峰.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54-55.
        [2]施佳君,胡国锋,章雪峰,张洪杰,陈文豪,杨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方法应用现状[J].建筑结构,2019,49(S2):545-549.
        [3]胡志明,曾在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2):57-58.
        [4]赵迟,梁可,曾华建.BIM与装配式建筑设计[J].居舍,2019(33):82+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