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洪波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经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检验,坚持精细化管理思路,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围绕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做好严格的把控,对保障建筑管理目标的实现,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智慧化;信息化
新经济发展条件与市场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采取以往的建筑业生产方式,无法达到管理的预期。基于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升级的目标,积极加快建造方式的转变,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在意义。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引入管理新方法和新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建筑工程发展现状
目前来说,建筑业处于升级转型发展阶段,朝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实践中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提高建筑机械化施工的办法,降低生产劳动强度。与此同时,钢结构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与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等,被广泛的应用。从整体角度分析,建筑生产领域产生大变革,工程管理对象呈现新特点和新样貌,如何有效的把控建筑生产效益与安全,积极探索管理新办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2.1 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占地面积为126.7亩,总计5个单体组成。工程建设完工后,建筑面积为23万m2。从工程的管理实践分析,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构建了智慧化管理模式。利用5G高清视频监控、工地视频AI报警推送以及VR虚拟系统体验等多样化技术手段,围绕工程重大风险源实施严格的管控,采用科技手段打造绿色工地,助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工程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
2.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形式
科技体验馆。在这里工人戴上VR眼镜,进入到虚拟的场景中亲身体验。通过体验架体坍塌和物体打击以及高处坠落等各类安全事故,使得工人与管理人员能够以第一视角体验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促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基于5G的现场监控系统。从建筑工程现场的情况来看,进入到工地,在出入口和作业区以及物料区等区域,都配置了监控探头,同时摄像头使用了5G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实践高清视频毫秒级实时化传输,并且摄像头接入了AI分析系统,能够对整个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画面开展AI分析。如果作业现场出现火焰和烟雾以及危险等各类行为,或者人员没有穿戴安全帽与反光衣等,监控管理系统都可以立即启动预警,同时将报警信息及时发送给建筑工程管理人员。
作业现场内,塔吊配置了720度立体监控系统,并且为每个塔吊上配置5GCPE和变焦摄像头等设备,同时辅吊工作人员还佩戴了AI眼镜,实现对现场的全面无死角安全监控,进而降低塔吊安全事故风险。对现场卸料平台配置监测系统,可实时掌握平台运行的数据信息,当分析结果为超载时系统将会发出声光报警,并且可以向安全员发送预警信息,使得安全问题得到有效处理[1]。
3 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办法
3.1 实现数字化管理转型
从推进数字化管理转型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围绕生产维度和管理维度以及生态维度等进行相应的升级与优化.在管理维度方面,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地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个人的管理,促使整个管理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生产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围绕项目地设计和制造以及施工等全过程,实施全面化的管控[2]。
生态维度方面,基于整个价值链的上下游,做好全面的统筹重塑价值网络,围绕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达到绿色的标准。从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角度来说,对工程数据信息的需求比较大,采用BIM技术实现对建筑实体与措施的数字化,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尤其是设计和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采用智慧化工地手段,能够促使生产要素数字化,保证工程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采取PM的方式能够实现管理过程的数字化。未来的管理模式中,实现数字化的核心要点为BIM的应用和智慧工地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BIM技术通过与云大物移智等相关技术的结合应用,促使整个项目地实体数字化以及要素数字化,同时能够支持整个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促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转型。在施工作业现场,采用BIM技术,能够实现对整个作业现场的实时化感知,基于物联网平台,围绕整个现场的设备,环境等进行全面的数据信息采集,进而搭建数据库,实现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数据输送,同时能够结合建筑工程生产业务的实际情况辅助工程精细化管理[3]。
3.2 转变管理理念
目前来说,建筑工程管理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作为参与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员,则需要积极的转变管理认识和理念,能够适应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化管理等的形式。立足于岗位,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的创新,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整个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量地落实适应当前的管理新形势和新特点,进而创作出管理工作的价值。在实践中熟练的运用管理信息技术和数据信息,围绕每个细节和要点,做好全面严格的把控,切实保障管理价值的实现[4]。
3.3 更新检验检测技术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及新设备等的应用,使得工程质量管理对象呈现了新型的变化,若想实现对整个作业质量的有效把控,需要结合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分析,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化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管理工作需求,促使整个工程的管理任务得到有效的落实。如果采用了新的检验技术手段,则需要做好人员的同步培训时期,能够掌握新检测技术的要点和方法,进而有效地发挥技术手段的作用和价值,促使整个质量检验工作能够高质量地开展[5]。
3.4 做好现场监督检查
虽然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使得工程的整体管理形势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单纯的依靠各类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对整个项目施工作业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控制,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需要工作人员能够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既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可以围绕整个线下工作的开展做好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有序,同时把关每一道工序的生产质量[6]。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面临新情况和新特点,若想要实现对技术和材料等的应用质控,必须要做好管理的创新。文中结合实例,围绕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实现数字化管理转型、转变管理理念、更新检验检测技术等管理建议,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砖瓦,2021(03):101-102.
[2]邹维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1):125-126.
[3]毕智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21-222.
[4]乔大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20(36):141-142.
[5]王大朋,冯晓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24):191-192.
[6]秦良.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