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南标质量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1123
摘要: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往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并未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价值,将其置于经济建设之后,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让人们尝到了苦果。及时采用恰当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确保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具有密切联系,人类农业、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水资源受到破坏和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导致人类正常生活陷于困境,积极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水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明确水资源污染的主要问题。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时,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导致保护工作无法有效落实,需要积极探究水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现状,加强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具体解决策略,采取正确方式方法,保证水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全面提升。
1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自然环境因素
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CO2排放量显著提升,极端天气增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使得水生态环境发生诸多变化。气温变暖导致水资源蒸发速度加快,大量水资源白白损失,引起区域内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同一流域中,对水环境质量判断主要以水文状况为主,气候变化很可能对水文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炎热夏季水量减少,导致河流得不到有效补充,对周边植物、动物生长会造成一定的干扰。流域周边存在大量的矿物质,也会使得水环境发生矿化,严重影响水环境的整体质量。
1.2人为因素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日俱增,地表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人们采取各种手段对地下水开采,但无节制的开采使得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引发井水干枯、地面沉降等问题。地下水开采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加剧,植被覆盖率显著减小,给水环境造成恶性循环。化工产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产生的工业废水没有有效处理,会导致重金属物质渗透到河流之中,造成河流生物大面积死亡,致使水质恶化。农业生产时,农民毫无节制使用各种化肥、农药,造成土壤富营养化问题,对地下水造成一定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2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2.1优化水资源配置
首先,水资源环境治理要加强对水资源环境保护,确保对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参数进行严格管控,保证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运用GIS技术可以对水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仔细分析,明确水资源具体保护区,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干扰。其次,可以法律法规等行政手段,保证水资源管理效果大幅度增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效果,要积极提高水资源循环再用率,需要加大包括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污水治理的力度,对废水进行全方位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污水达标之后还需要进行检验,保证污水不含有有害物质才能够排放。地下水开采需要严格控制开采量,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在新时期需要对水资源进行适当的开采与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浪费的问题,对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宣传教育力度,确保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整体效率。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以水资源保护作为重点,各地的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环境的质量监测与分析,保证水环境动态化管理,同时还要对水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把握,如果发现水质恶化的情况,需要从源头上寻找污水来源。
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对于随意排放污水的企业必须要严厉打击,依法处置,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的监控,此外要积极监督企业引进先进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保证污水处理效率全面增强。
2.2重视水质分析
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期间,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做好水质保护工作。加强对水文参数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水生态环境得到合理保护,同时还要对职位进行严格管控,对区域的荒漠化水平进行全方位分析,提高水循环的整体效果,避免因为气候因素而导致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情况。加大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普及力度,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水生态环境。首先,要关停一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重污染企业,对于农村的中小企业,要加大重视力度,避免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次,要重视细节,确保水环境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加强水环境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可以实现规范化管理,尤其是要加大水环境检测设备的投入。
2.3科学治理污水
根据当前水生态环境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治理力度,合理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提高污水过滤的整体效果。在农业灌溉的过程中,采用滴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蒸发,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保证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增强,还应该对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造成地下水。受到污染积极与农业部门开展合作,确保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要积极协调生产,排放的关系,避免因为生产活动而导致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提高污水治理的整体效果。在传统水环境检测中,大部分指标因素以硫酸盐为主,采取传统测定方法准确度比较高,但是操作时间长无法及时有效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2.4完善政策
在水环境生态建设中,需要高度关注水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治理能力,在水环境监测管理中,要高度关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整体效果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水平,效率全面增强。有关部门必须要转变被动监测的思想,从宏观上和主观上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监督,当前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必须对整个水环境质量问题及时监督提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的治理效果,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效果,确保水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在水资源生态管理中,如果发生水污染事件,必然会对人体健康以及社会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所以有关部门要高度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加强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严格按照监督管理要求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社交软件,加强宣传的效果。
2.5加强企业管理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严格限制污水排放量,保证工厂的资源利用效率,尽量控制污水废气的排出,同时还要积极做好质量管控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污水的产生,积极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手段淘汰老旧生产工艺,完善污水处理的整体质量。对火电厂化工厂进行改造升级,既能够有效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全面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在施工活动建设中,需要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系统,避免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段,禁止运输物料进入厂区道路,确保地表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为了有效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要积极针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科学、高效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矫秀丽.加强水质管理改善生活生态环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4):185-186.
[2]吕秋莲.水环境严重破坏流域的生态补偿策略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5):214-215.
[3]兰淑平.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探究[J].节能与环保,2019(0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