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创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过去的经济成长形式在相当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制造了损害,加上普通民众环保理念较弱,现在的环境污染同样极其严重。面对这种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们要根据现代科技展开及加强环境监视工作,推动环保效率的加强。而环境污染给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在此经过中,环境监测身为基本工作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文章中首先介绍了环境监测的现状及主要内容等,然后描述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用处,最终按照真实状况提议了处理方案,以期促进环境保护。
关键词:环境;检测;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工业发展问题,还有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改变以前的环境思想,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概念。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及应急管理的作用
在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只有做好环境动态监测工作,才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环境质量,并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及时发现突发性的环境事件。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对环境事件进行处理和解决,加强环境的保护。也就是说,在构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动态监测作为环境应急预警预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措施,可以将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做好环境动态监测,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出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而通过动态化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加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防范,提升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单纯依靠人力,很难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搜集。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工作当中,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的环境数据信息,并完成环境数据信息的传输。这样一来,各级环保部门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方案和措施,使突发性环境问题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和控制。鉴于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及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及应急管理水平,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保证环境监测有效性的合理策略
2.1有顺序高效地促进省级下环境监测部门
纵向管理机构变革此前,省级以下环境监测部门的纵向管控变革早已经在进行试点实施部分。上收区域生态环境品质监测工作被省环境保护机构一同管控,对生态环境品质进行省级监测和评估。将市环境监测机构调节成省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市环境保护局设立了县级环境监测部分,基本职责是实施监测。经过这项改革,将整体处理环境监测部门以及人员按照规定创建的问题。各级别环境监测人员必须快速改变传统理念,配合改革需求,做到新岗位要求的监测任务。而且,省级环保机构必须要按照自主、稳定的原则有秩序进行制度变革,保证基层环境监测人员有较好的工作氛围及发展前景。
2.2在原有基础上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使管理体制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投入,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在改进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以及系统中的具体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及时改善和纠正。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机制和内容进行修订,以确保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好地落实。针对不同的环境监测领域,建立不同的管理体系。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标准和监测内容用于不同行业,应为不同的监测领域制定不同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确保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接入系统。
通常,新技术和设备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监测结果。但在实际监测工作的开展中,这些技术和设备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发挥预期的作用,监测技术人员的不合格操作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有必要建立在环境监测中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准入制度。
2.3加强环境污染应急管理
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要想提升动态监测及应急管理的有效性,还需要加强环境污染应急管理。首先,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接收环境污染事故报警信息,布置应急管理任务,或者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去现场进行勘察,并通过应急方案处理措施的实施来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其次,尽量在现场完成污染物的定性监测,明确污染物的所属类型,进而提升应急救援和疏散工作的及时性与高效性。如果污染物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消除,还要做好相应的跟踪监测工作、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以及污染预防工作。最后,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必须要做好污染源的排查工作,并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2.4开展工业企业综合治理,加强末端治理
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十三五”期间山东省颁布了《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6项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制性地方标准,与8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构建成了完备的“1+5+8”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末端治理标准先行,以分阶段逐步加严为主线,通过环境目标倒逼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以超低排放为主线推动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分行业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管控全覆盖。大气污染具有点源多、面源广、废气成分复杂等特点,治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各级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谁污染、谁治理”,转被动治理为主动,辅以在线设备、智慧用电等监管设备,提高污染治理设施三率,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2.5创建和完善国家监测网络
在建立环境监测网的经过中,应注意环境因素的监测和管控,以及地表水监测的形成,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噪音监测等子网在监测进行时达到线上监测,系统可以生成相应的监测成果数据,以便有关环保机构的问题探究。另外,应注意监控网络的技术及更新。卫星遥感科技可用于创建天地融合的生态遥感监控系统。经过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可以形成对应的卫星监控系统。
结语
近年来,我国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发挥自己的重要优势,为大环境下环保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自21世纪初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到环境当中也是比较新颖与创新的方式。主要从强化质量意识和完善质量管理分析了环境监测及其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策略,以提高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基于这些内容,环境监测将在我国发挥出更好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作用。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优美的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需求,但是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和守护。
参考文献:
[1]王文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卷宗,2020,10(9):324.
[2]赵燕,赵丽鸿,刘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大科技,2019(48):280.
[3]闫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装饰装修天地,2020(7):171.
[4]王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商情,2019(36):139.
[5]常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学与信息化,202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