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132419951108XXXX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出来的,具有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工艺美术作品。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民族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释放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很大的市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融入现代设计的元素,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基于此,本文试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工艺美术;传统;现代设计;融合
引言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经验的结晶,具有深厚的中国底蕴和历史色彩。在当下,研究如何对使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试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现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创新型融合的必要性和如何实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创新性融合三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工艺的融合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源流及现状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具有强烈民族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从时间上追溯,早在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展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玉器、石器、陶器等器具,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性。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文明异常发达。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工艺美术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代表作品。其中,丝织品和陶器在整个封建时代创造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面临工业化生产和西方现代艺术品的冲击,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但是随着消费升级和文化自信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工艺美术更加有兴趣和需求,传统工艺美术的市场价值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积淀的工艺美术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变得更加契合当下市场,不仅在高端收藏品市场上大放异彩,也作为一种装饰元素,越来越方便易得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采用。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化不足,缺乏市场规范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市场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因为长期成长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本身带有很多小农社会手工业产品的特性。在小农社会中,区别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概念,工艺品的生产多采取家传或者是派系相传的模式,在生产工艺和标准上存在着很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通常在派系和派系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标准,整个行业的标准化不足。
(二)创新性不足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着文化底蕴优势,但是往往正因为悠久的历史,容易形成“正统”与否的偏见,很多传统工艺美术品为了固守传统,在设计的时候,容易缺乏创新性,而是一味地在工艺和款式设计上遵循传统的标准,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故步自封的趋势。
三、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设计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加以规范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采用的并非是现代学院式的教学体系,而仍是以师徒间的传授为主。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传承者资格、身份认定的问题。在目前“国学热”的浪潮下,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由于对传统工艺传承人身份缺乏一定的认证机制,他们自身实际上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很多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由于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而上当受骗。因此,为了规范传统工艺的传承,相关部门有必要出台一定的认证标准,对一些并不具备相应资质、以次充好的创作者给予一定的惩罚。
(二)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现代化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形成、完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这就决定了它不论是外在的具体形象,还是内在审美取向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人对艺术的认知较之几百年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传统工艺美术要想真正地实现市场化,与现代美术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必须根据当下人们的审美倾向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也就是说,传统工艺美术在走向市场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四、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设计融合的若干策略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使得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完善。但与此同时,这种长时期的历史积淀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如不少传统工艺的传承者、创作者身上存在故步自封、不思变革的现象。除了审美倾向的变化之外,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促使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既是特定时期的审美取向的载体,也是特定时期的思想观念的载体。随着时代的推移,很多当时的思想观念在当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这就需要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者根据当下的思潮对其作品的图案、造型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之符合当代人的思想观念。举例来说,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多子是一个很常见的表现题材,这与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生活需要有关。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生活成本等因素,很多人不再将多子作为一种理想的家庭状态。对此,传统工艺美术的创者就应调整观念,摒弃这些不适合当前时代的内容。此外,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个性化的加强,这是社会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而在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得到表现的往往是一个共性化的因素。
(二)生产方式的适当调整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在历史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品的创作必然与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这些传统工艺相适应的原有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工艺美术品的创作过程也势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传统的牙雕艺术是使用象牙作为雕刻的原料,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象牙现在已经禁止买卖了,这时就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材料,如将骨制品作为替代物来制作牙雕。
(三)相关人才的培养
在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考虑到目前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在相关领域有较高成就的艺术家进入大学课堂开设相关的课程,从而将其纳入到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制定相关的规范,规范传统工艺领域的资格认定等。
五、结语
总之,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美术设计的结合既是工艺美术市场化的需求,同时也是艺术设计自身发展的要求。当代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应努力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心雨.浅析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作用[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1(02):117-118+121.
[2]姚翊姁.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艺术大观,2021(11):73-74.
[3]刘杨,聂书法.网络时代背景下我省工艺美术品牌形象设计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21(08):81-82.
[4]吕慧敏,周思杰.浅谈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明日风尚,2021(06):69-70.
[5]葛琪.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设计的融合[J].大观,202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