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
身份证号 :23233119890625****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下深基坑作业条件复杂,特别是对于深基坑深度、工作量的增加,地下作业安全风险问题较多,对此做好支护施工能够提高基坑稳定性。下面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下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与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逐渐走上正轨,直接导致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都逐渐增大,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也愈发多样化,特别是建筑结构的主体功能更是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将打造功能齐全的建筑群落作为整体的施工目标,但在这一目标实现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分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这是建筑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的基本条件。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应用得较为普遍、效能较佳的施工技术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稳定的建筑地基施工,从而使地基对建筑起到更好的支撑与阻挡作用,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深基坑支护的要求
深基坑支护是保护地下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科学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可促进建筑工程持久有序地进行下去。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保证施工的安全及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深基坑支护需对施工区域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细致的调察,做好施工开挖及基坑外围2~3倍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勘察和土质分析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必要的围挡和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工作,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深基坑支护技术还要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做到渐进有序施工,根据深基坑的开挖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支护方案。
2常见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
2.1钢板支护技术
钢板支护是常见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方式,适用于松软土质。钢板的韧性大,在软土环境施工中,可以实现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操作。如果前期设计勘察不合理,土质不符,可能导致土板错位或变形问题,影响基坑支护的施工操作。在钢板支护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钢板支护方式。钢板支护的深度需要在6m~7m的软土层,支护操作中需要全面考虑地质条件,以保证基坑支护的质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支护技术操作优势。
2.2土层锚杆的施工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在构建连续墙后便是灌注围护结构、钢筋混凝土等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土层锚杆施工作业加以完善。首先,成孔工序。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液压水钻、冲击液压钻机等方式进行钻孔操作,需要进行一次性出渣和清孔工作及多个施工作业的程序优化。其次,安防拉杆。在施工前需要清除拉杆和钢绞线上的锈迹,对土层锚杆的长度进行合理控制。最后,进行灌浆操作。此道工序十分关键,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灌浆材料,若深基坑的地下水为弱酸性,则需要采用防酸水泥。当水泥使用符合要求时,可以合理地降低水灰比,以免出现干缩和泌水的情况。
2.3土钉支护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土钉支护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基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土钉施工技术是通过使用土钉利用建筑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来提高深基坑支护土层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在土钉支护技术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探,了解现场边坡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确定是否符合土钉支护施工技术操作标准。计算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土钉支护施工技术使用时的拉力值和强度值,是否能够达到建筑施工标准。在土钉支护技术施工时,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施工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计算土钉深度以及孔内实际土钉支护,合理确定水灰比和水泥砂浆外加剂类型和数量,提高土钉施工的质量,确保后续灌浆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展。
2.4地下连续墙
施工期间,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这种技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对地下水产生阻挡作用,为建筑的稳定性提供充分的保障。施工期间要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测,特别是地质环境,而地下连续墙技术在地质环境的监测上有着良好的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期间做好倒墙的施工工作,结合不同的标段对泥浆进行配置,保证在施工质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施工顺利进行,另外,施工期间要对成槽和清槽的施工工序给予高度关注,结合不同的施工条件进行科学的施工。从整体结构来看,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强度大,节水抗渗,性能良好,在建筑工程密集的建筑群中,该技术的作用比较突出。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3.1做好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管控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在开挖到距离原地坪1.5~2m的位置之后再进行施工,一方面,这可以降低基坑支护的实际高度;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清除浅层障碍物。在开挖基坑围护结构时,为了降低工作量和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根据不同基坑开挖形式以及工艺需要选择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土方施工是工程建设的最基础的部分,进行到此阶段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土方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比如保证围护桩28d桩身强度>1.5MPa,以此为标准,保障深基坑土方施工的顺利展开。例如,某地实际工程项目要求在水平支撑梁之下的部位应开展开挖建设,那么要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才可以继续进行操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前期运用大型挖掘机是不错的选择,施工部位应该是支撑梁以上的部分。具体的技术要求为支撑梁的上部填>30cm厚度的土,铺设厚度>2cm的钢板,保证土方挖掘施工的顺利完成。
3.2土体止水
针对不同的场地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止水措施,在不同的止水帷幕施工时,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止水效果的关键,如水泥土帷幕,无论是水泥土搅拌还是高压喷射注浆,都要求搭接一定的宽度,同时,为了保证上下搭接一致,对桩的垂直度要有更高的要求。另外,截水深度、桩位、水泥掺入量,以及止水帷幕的剪切破坏也是造成截水措施失效的重要因素。通常设置止水帷幕多是为了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而设计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基坑外围建筑物安全应采取必要的回灌措施,以避免因降水造成周边建筑过大沉降,保证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
3.3基坑开挖支护的操作管理控制
按照建筑工程基坑开挖和支护的标准要求,需要确定开挖的作业面、边坡位置、喷射砼的厚度等。此外,还应调整钻孔土钉的位置,确定注浆安装位置,连接件安装,钢筋网的绑扎,做好二层砼喷射操作,确定放坡位置,做好排水系统的处理。根据基坑支护的结构设计标准,明确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按照渗透、漏水、放坡、土钉比例水平,分析确定边坡可以采取的排水措施标准。周围基坑需要做好严格的载荷管理,调整基坑深度,实施均衡分层开挖操作,确定开挖的设计方案。根据基坑开挖操作过程,调整碰撞支护的结构,防止基底位置偏差。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停止操作并做好后续处理,待隐患消除后再继续施工。开挖至高标准要求后,需要对坑底进行封堵处理,尽快完成基础施工操作,做好后续的结构土回填操作。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是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支护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做好前期开挖控制,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并做好土体止水工作,提高深基坑支护作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星瑾.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8):74-75.
[2]常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1):122-123.
[3]康水妙.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