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王慧
[导读] 目的分析将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新生儿窒息过程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复苏的影响。
        王慧
        延安市中医医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将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新生儿窒息过程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复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发生窒息的100例新生儿分为两组,采用随机分配法,分别是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和助产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新生儿评分及复苏成功率。结果比较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新生儿评分,观察组的新生儿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更优,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数据有所差异(p<0.05);记录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观察组的数据优于参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实施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有利于增加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复苏成功率和新生儿评分,减少住院时间。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助产护理;干预效果
    (前言)新生儿窒息是临床分娩过程中常见情况,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无法自主呼吸,当新生儿窒息发病时,常出现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能出现癫痫、脑瘫及智力低下等情况[1]。据研究统计,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恢复规律呼吸、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整体供氧等措施处理新生儿窒息,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因此我院随机抽取10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收治时间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的100例分娩过程中出现窒息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6:24,有34例顺产、10例剖腹产、6例阴道助产;另一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23,有35例顺产、9例剖腹产、6例阴道助产。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嘱及经验实施相关措施;
        观察组:给予新生儿助产护理方案,具体(1)提前对分娩孕妇进行评估,观察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潜在危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排除。(2)提前对护理人员进行助产培训,提高专业技术和熟练度,重点培训新生儿窒息处理措施,并对其进行考核,保证水平达标。(3)孕妇分娩后密切监控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4)新生儿头部分娩出来后,要及时清理口鼻咽喉中的黏液和羊水,分娩完成后,将新生儿放置在辐射台上,保持头部微仰,及时清理分泌物使用吸痰器。(5)对新生儿足部进行拍打和按摩,同时给予吸氧措施,如新生儿发生严重窒息,就要及时采取气管插管,使用气囊加压吸氧,如新生儿窒息情况较轻,就只需给予面罩吸氧。(6)当需要抢救时,护理人员交替进行捏球与按压,方式为3次按压、1次捏球,注意要密切监控新生儿的心率,心率恢复正常停止操作。(7)依照新生儿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注意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一旦发生不良状况需及时停止用药,给予合适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1)统计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评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2)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新生儿评分,新生儿评分使用APgar量表进行评估,最高分为10分,分值越高新生儿情况越好。
(3)记录新生儿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复苏情况,并对比两组复苏的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新生儿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护理服务满意率和新生儿复苏成功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新生儿评分和住院时间用()表示,用t检验,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
        2.结果
        2.1:分析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的满意率相较于参照组更高,数据有所差异(p<0.05)。详见表1。

        2.2:观察两组新生儿评分和住院时间,观察组的新生儿情况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复苏情况,参照组有42例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4%;观察组有49例成功复苏,成功率为98%。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有所差异(分析得出X2=5.983,p<0.05)。

        3.讨论
        新生儿窒息临床表现为无法正常呼吸,主要是由口鼻、咽喉、气道等部位留有大量羊水、黏液导致[3]。新生儿窒息属于临床常见新生儿危险情况,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4]。因此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复苏成功率,并保障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助产护理,通过提前做好孕妇保健工作,接受各项检查,评估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分娩结束后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控,有效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研究显示,对出现窒息的新生儿使用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好,将两组对护理服务的评价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更优,与参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将新生儿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新生儿评分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优于参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新生儿的复苏情况,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相较于参照组更高,数据有差异(p<0.05)。
        综上,将助产护理方式运用到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和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改善新生儿情况,减少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潘晓辉.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疗效研究[J].包头医学,2017,41(3):45-46.
[2]彭雪梅.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00.
[3]孙学文.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274-275.
[4]王明芳.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