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王燕
[导读]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王燕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排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3),并接受常规护理,双号作为研究组(n=43),应用早期护理予以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指标对比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经过有效护理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早期护理可行性较高,对快速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有积极影响,患儿病情恢复更快,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应用价值
        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多堆积,引起血清中胆红素水平提升,出现以粘膜、皮肤和部分器官黄染为特点的病征即为新生儿黄疸[1]。黄疸是新生儿期频发的疾病,有生理和病理之分[2]。生理性黄疸多会自主消退,一般无需进行干预。若2~3周还未完全消退,且日益加重,则表示为病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身体损害,对皮肤及神经系统造成威胁,并发胆红素脑病、败血症及新生儿肺炎等,严重致死,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重要隐患[2-3]。为此,我院以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了护理,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出良好辅助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排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3),双号作为研究组(n=43)。研究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5:18,出生1~4d,平均(2.32±0.22)d;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2:21,出生2~6d,平均(3.54±0.19)d。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不受一般资料差异影响。
        纳入标准:(1)经过相关检查得以确诊为病理性黄疸;(2)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3)出生时无羊水粪染、缺氧等不良病史;(4)患儿母亲身体健康,无任何遗传病史。排除标准:生理性黄疸患儿、存在先天性胆道畸形情况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补液、营养输送、保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为患儿实施2次/d、15min/次全身抚触,保持缓慢轻柔的动作由患儿头部经胸、腹部后,再按摩四肢及背部,避免在新生儿哭闹、烦躁时进行;(2)为患儿进行2次/d、15min/次游泳护理,将室温和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选择新生儿专用游泳圈,并贴好护脐贴。

(3)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出生后2~4d内,患儿家属因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故要加强患儿家属的疾病宣教,使其具有正确的疾病认知,增加其配合度,并同时嘱咐家属仔细观察患儿皮肤黏膜颜色、精神状态等情况变化,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便于更好了解患儿病情。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软件中进行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为(305.11±20.01)μmol/L,对照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307.91±20.62)μmol/L,两组指标对比结果为t=0.639,P=0.525,数据对比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经过有效护理后,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21.11±15.82)μmol/L,对比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49.81±18.56)μmol/L,两组指标对比结果为t=7.717,P=0.000,数据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
3讨论
        儿科常见多发疾病中就包括新生儿黄疸,据医学研究统计,85%早产儿和56%足月新生儿在出生2~4d内出现黄疸,若病理性的黄疸不及时诊治会对身体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影响患儿生长。蓝光照射疗法因其安全、副作用低、方便简单、疗效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且疗效显著[4]。同时选择一种高效的护理措施亦可为促进患儿康复提供有效辅助。
        护理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辅助,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此次研究以新生儿黄疸患儿为例,辅以抚触、游泳以及患儿家属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早期护理措施,快速降低了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加速了其康复进程。抚触主要通过对患儿进行全身按摩以刺激其皮肤表面,提升脊髓排便中枢神经兴奋度,减少胆红素吸收,促进患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加速食物消化,促进血清胆红素排出。皮肤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新生儿游泳可有效提升迷走神经的兴奋度,加速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提升食欲,促进新陈代谢[5]。同时加强患儿家属的心理干预,可增强其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更好协助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
        综上,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早期护理可行性较高,对快速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有积极影响,患儿病情恢复更快,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邵波.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7):144-145.
[2]李苗.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56.
[3]方洁.探析早期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4):157-158.
[4]金花.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2):215,227.
[5]刘芳.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