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洁 蒲丹 蒋雪梅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0月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对比参照组的不良情绪评分,观察组较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心理护理的实行能够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理干预;胆囊结石;生活质量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胆囊结石的复发率较高,其很有可能会合并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囊癌以及胆囊积脓等病症,临床通常都是对胆囊结石实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在治疗后,其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怎样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本文主要目标是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0月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和15例,年龄区间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49.64±1.51)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16例,年龄区间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49.34±1.20)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结石相关诊断标准,依从性较高。排除无法正常交流患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随精神障碍患者;排除抵抗、拒绝本次研究患者;排除基本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耐心讲述疾病相关知识,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机体营养均衡,同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1.2.2观察组
该组实行心理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主动和患者交流,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述和胆囊疾病有关的知识和内容、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而使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护理期间保持语言、态度的温和,多鼓励、支持患者,强化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后心理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并纠正其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护理氛围,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理变化等进行详细记录。手术后第一天要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直到拆线。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和患者保持交流,了解其疼痛程度,对于疼痛较为严重患者,则要通过转移注意力、安抚情绪等方式缓解其疼痛感,如果有必要可以为其提供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同时比较并记录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2]。
1.4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分析统计值,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百分号描述,开展t和x2检验;组间值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前,参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分别为(60.11±9.01)(60.82±9.12)(t=0.327,P=0.744),抑郁评分为(53.26±10.02)(53.20±7.31)(t=0.028,P=0.977);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评分为(65.50±8.91)(56.31±8.94)t=4.307,P=0.000),抑郁评分为(48.71±9.13)(42.82±8.85)(t=2.740,P=0.007)。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分别为(50.36±3.47)(62.42±3.88)(t=10.223,P=0.000)、心理功能(37.47±3.35)(46.25±3.82)(t=13.706,P=0.000)、社会功能(51.18±3.40)(60.43±4.02)(t=10.393,P=0.000)、物质生活(50.25±3.49)(58.45±4.02)(t=9.112,P=0.000)。
3 讨论
胆囊结石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情有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征,传统保守治疗并不能治愈疾病。对于大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其对疾病以及手术治疗的认识普遍不足,其很容易产生担忧、紧张心理,而这些不良情绪则会增加患者痛苦,不管是对手术治疗还是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可以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给予其良好的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关键。
心理护理在外科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且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其精神负担以及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心理护理中,通过对患者实行主动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与此同时,对患者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可知,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对比参照组的不良情绪评分,观察组较低,差异明显(P<0.05)。说明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心理护理的实行能够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其可以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改善预后,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吕燕利. 以循证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9, 17(2):190-191.
[2]赵瑢, 刘晓燕. 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