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锌
汕头市广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15000
摘要:在社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建设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建筑行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内部竞争也日渐激烈,成本控制逐渐成为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而工程造价预结算是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构成。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揭示二者协同发展途径。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成本管理
引言:在现代建筑企业经营发展中,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是企业维护项目实际效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基于建筑企业自身运营内容与运营机制,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控制的影响关系,成为企业应对预算超标等问题的关键,因此,在行业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二者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策略,具备较高研究价值。
1 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控制关系
基于建筑企业项目运营机制与项目建设机制,工程造价预结算对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工程造价预结算能够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落实基础,预结算工作需要技术人员详细审查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内容,进而为管理人员提供详尽的工程建设参考,涵盖工程施工内容、施工主体流程序、施工工艺技术等,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可从成本控制角度出发,结合工程造价预结算提供的具体工程分析内容,明确成本控制工作在该项目建设中的管理侧重,并为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具体的施工工艺技术应用分析及其方案,使得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及时落到项目各项环节实处,优化其工作落实环境,便于企业利用成本控制工作提升项目效益。
其二,预结算工作可为成本控制工作优化资金配置提供技术支持。工程造价人员在开展预结算工作时,需要以国家管理规定为基准,以建筑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审查核算,分析定额套用工程量,进而对建筑项目统计内容等进行分析,剖析建筑项目在不同阶段需要的资金支持[1]。借助该工作成果,企业财务部门可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以提升项目经济效益为导向,借助预结算报告书内容,进一步将项目建筑资金支出内容精细化,具体分析项目成本投入情况,便于其在此基础上制定或完善资金配置方案,强化成本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用。
其三,造价预结算工作可减少成本控制工作面临的干扰因素。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机制中的图纸审核流程与问题申报环节,可降低因设计问题引发的造价变更,优化工程设计内容,使得成本控制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不会因工程设计更改面临额外成本支出,进而降低了成本控制工作的实际难度,便于其按照成本预算编制等内容控制建筑项目各项成本[2]。
2 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控制协同发展途径
2.1?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信息准备
为确保造价预结算工作能够发挥自身实际效用,基于其工作内容,企业应从工程项目信息入手,通过提升造价预结算所需信息内容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为造价预结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便于其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结合,提升项目效益。造价预结算人员不仅需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收集工程数据,而且还需要在施工现场环境中验核验该数据(如有必要),以此提高工程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造价预结算人员在整合数据信息时,应对信息自身进行检查核对,并侧重对项目中的隐蔽工程信息进行采集分析[3]。除此之外,造价预结算人员也需要全方位解读企业项目招标文件、各项合同条款、项目建设规划以各类技术图纸等,确保造价预结算工作成果合理性,避免项目推进落实过程中出现超支和工程设计内容频繁变更等问题,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一定保证。
2.2??提升预结算审核实效性
对于建设项目,预结算对建设成本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上。它还要求公司充分加强预计费审查的工作,确保预计费系统中的每条信息都是切实可行的,并将其最终集成到动态控制建筑成本中。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审核员可以考虑成本,内容和工程量三个级别来执行详细的审核工作,以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首先,审计师应了解各种建筑材料市场的波动,详细分析材料成本随项目施工过程的周期性变化,深入探究材料成本水平[4]。其次,审计师还应重视定额套项分析,该工作内容相对复杂,同时,材料的类型和数量也更多。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量逐个进行分析,以避免细节中的数据错误。第三,审核人员还可以依靠项目图纸以及BIM技术等模块审查预结算费用。在此过程中,审核人员还必须比较项目数量的成本,合同价格等,并及时做以审查标记,以方便跟进和审查。
2.3??平衡协调预结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内容
对于建设项目,也应逐步建立事前核算和成本控制的统一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建筑公司应将关键的成本管理点整合到其开票前的活动中,并最终开发一个动态的系统来控制建筑成本,并将开票前的控制作为关键部分。对于特定的操作,建筑公司必须协调施工顺序,校准过程中的每个施工接口和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并遵守计费成本系统的相关模块,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接口控制。在施工初期,重点应放在材料价格,合同价格、招标文件、市场价格波动,工程数量清单,材料的边际价格等方面,确保前期定价的一致性[5]。施工成本控制计划和前期成本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施工设计图和各项成本要素,如工程量变更,签证地点,里程碑成本等内容,着重于建筑成本控制与预付款系统之间的差异,以避免两者之间的太大差异。在施工竣工验收阶段,要充分注意清算结算的内容,超额成本的承担和工程量的完成,以说明工程建设成本的最终影响。。这样以
后,施工企业就可以形成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控制的完善协调机制,形成一个成本管理控制闭环,切实提高成本控制的总体成效。
2.4??实现动态管理模式
在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充分实施全过程管理思想,以充分保证成本控制的影响,从而充分实施预融资的内容。它还要求中,高层建筑公司的经理在平时更好地了解整个过程中成本的动态控制,以便将其集成到战略项目管理系统中。
同时,建筑公司还应将成本控制纳入其内部文化,提高对普通员工成本管理的理解,并最终使所有内部成员积极参与成本控制系统。实际上,管理建设项目的成本对管理人员而言并不是一项单方面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有必要建立所有员工共同参与的模式。通过具体实施管理全过程的思想,建筑公司还应该与各种施工链一起开发一套综合的成本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需要建立成本控制的薪酬和处罚制度,以提高内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并确保可以充分实施成本控制工作。凸显动态管理思想的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社会环境变化与建筑行业变化对建筑企业的涌现,为综合提升企业项目建设效益,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利润。企业应重视工程造价预结算与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的联系,进而从二者的实际联系出发,优化预结算体系,平衡二者之间的工作平衡,进而利用预结算工作为成本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便于企业财务部门与企业管理者提升成本控制的全面性与精确性,降低工程总成本,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参考文献:
[1]郭培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27-28.
[2]李晴.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中国高新科技,2020(22):62-63.
[3]王婷.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散装水泥,2020(04):43-44.
[4]谭菊香.探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低碳世界,2020,10(07):200-201.
[5]王其海.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