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福
海口市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570105
摘要:在我国的市政交通网络体系中,道路是当下交通运行的主要承担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交通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现下的交通道路工程必须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和便利性。如何完善考虑道路施工的方法和质量管理,是当下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道路工程中施工和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为当下交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道路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交通业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出现了地铁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缓解了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但是在我国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管理等问题,包括道路施工中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道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1市政道路施工主要特点
1.1工期紧张、交通疏导压力大
市政道路施工一般是在既有城市道路或规划道路上进行,工程建设既要保证交通畅通,又要保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所以,工程建设存在工期短、任务重的特点。工程建设开始前,需要对建设路段进行详勘,制订合理的交通导改方案,并通过媒介广而告之,减少路经车辆,防止造成交通拥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居民正常出行的影响。一般而言,工程建设周期要提前于预定工期而不能延后。
1.2施工投入的成本大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建设投入一般而言都是十分大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施工也不能例外,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费用,尤其是施工所用到的原材料。根据相关人员的经验总结和成本预算,原材料的成本费用几乎占据了整个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工作尤为重要,施工材料对整个施工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要加强施工的管理和把控施工的质量工作,那么把控好原材的选择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各项施工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探讨
2.1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改善落后松散的管理状态。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保证管理者能够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责任制在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此外,奖惩机制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出现问题要进行惩罚,防止今后出现同样的问题。对于一些责任心强、积极性高、工作认真的管理者要进行适当的奖励,保证其工作热情。此外,管理者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情况,注重细节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防止出现疏漏。动态监管也是重要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可以将现场监管的结果及时发布到相关平台,让每个人都能知道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参与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加强人员培训,引进优秀人才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会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行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对实际工作内容与重点工作人员的培训等,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当工程施工人员的能力显著提升后,其在施工过程中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危机应变能力,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相关的施工人员充足,但随着我国工程行业的飞快发展,对优秀的施工人才必然有很大的需求。因此,还需要适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理论发展中,起步相比较发达国家的时间较晚。因此,在当下的各个道路施工方案中仍然要学习先进的技术理论知识。
2.3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进度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要求都比较严格,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工作也是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程周期的主要途径。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结合项目实际现状,编制合理的工期计划网络图或横道图,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人力机械的充分利用;(2)做好施工进度的全过程控制,制定完善的责任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及时分析进度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施工进度整体受控;(3)重点做好施工红线范围内主要障碍物的迁改、移除等工作。
2.4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进度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要求都比较严格,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工作也是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程周期的主要途径。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结合项目实际现状,编制合理的工期计划网络图或横道图,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人力机械的充分利用;(2)做好施工进度的全过程控制,制定完善的责任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及时分析进度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施工进度整体受控;(3)重点做好施工红线范围内主要障碍物的迁改、移除等工作。
2.5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基础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选择、材料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以及图纸会审等管理制度。市政建设工作应当以全方位的角度规范施工的进行,由此来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安全、人力、技术、成本等管理的共同协作,确保道路施工技术能够顺应工程发展的潮流,让施工的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合适的发挥。施工工程中要多使用优秀、技能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人性化管理,同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评定,实行施工责任制。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即刻进行责任精准定位,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2.6加强对道路材料的监管和图纸的严格审核
材料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只有保证道路材料合格,才能确保道路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目前的道路材料存在选用劣质材料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对其加强监管,选用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施工环节不出问题,这也是最基础的一道关卡。同时管理人员应该提升材料管理意识,保证材料损耗度的降低,从而节约道路施工成本。很多技术人员按照图纸施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图纸的审核非常重要,审核图纸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审核,保证道路施工的可行性。审核过程要保证高度的责任心,在能看懂图纸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开展,技术人员施工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例如: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要从采购材料开始把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都是质优价廉的材料。混凝土是道路施工中经常会用到的材料,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对混凝土的配比、搅拌、运输等流程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施工完成后,要对所用到的设备进行养护管理,保证材料管理不出现疏漏。
结语
文章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特点、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见解。相关人员应从强化设备材料的管控与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入手,建立健全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检查,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何鹏.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意义及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6(16):72-73.
【2】李泽松.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0):67-68.
【3】周琼.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16):119.
【4】秦越.试析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措施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191-192.
【5】蒋振贵.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J].交通世界,2017(1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