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6期   作者:刘琦
[导读] 机电一体化技术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刘琦
        山东聚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且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展现出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在电力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处于发展阶段。结合当前电力行业需求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我国电力一体化技术的具体运用情况着手,能够关注该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实际发展状况。希望在研究之下,更好地为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力行业;应用
        引言
        要保证电力信徒正常运转,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电力系统在获得稳定和安全发展之下,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有效自动控制。最终,电力系统在稳定运转之下,能够全面带动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作为各行业发展革新关注的焦点,最初只被看作是电子与机械的综合,但随着微机性能的持续提高,特别是通信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促使机械设备在遥控与网络平台中实现机电一体化[1]。对电力行业发展而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行业发展开始向着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方向革新,需要科研人员在整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行业发展需求,持续探索技术运用措施,以此提升电力企业建设水平。
        二、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方向
        2.1水电站厂设备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进入水电厂中,促使其拥有的自动化技术水平逐渐进入到数字化阶段。目前水电厂设备的机电一体化结构主要分为3层,以过程层为例,在先进技术理念的影响下,光电电流互感器、光电电压互感器等作为水电站厂运行的重要设备,不仅提升了抵抗干扰水平,优化了抗饱和性能,而且也实现了安装小型化开关装置的目标。了解当前水电厂工作情况可知,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机电一体化会随着技术革新而优化,并逐渐向人性化与智能化的方向稳步发展。其中,智能化是指水电厂站能运用人为储备的命令推理、判断及总结具体事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取代人为操作。完成上述工作步骤,机组能安全且稳定地运行。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对相应员工的要求会随之降低,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针对设备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与提示。
        2.2电站辅机产品
        具体分为:①微机励磁调节器,在应用中准确度高、稳定性强、结构紧凑、维护工作非常便捷,在市场中得到大范围推广,以UNITROL5000、UNITROLF等自动调节器为例,其符合≥135MW且≤600MW等级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自动励磁电压调节器;②励磁绕组绝缘电阻监测设备,市场中常见的有80C196单片机等,主要用来监测励磁绕组与地两者间的绝缘电阻,通常情况下结合在线检测的方式进行操作;③发电机气体纯度监测设备,主要包含变送器、纯度风机等,在工作状态下没有污染、性能强,同时其独特的微处理器结构有助于温度、压力及环境等设备彼此辅助,以此提升实践工作的精确度;④励磁电流电压测算仪,主要用来检测系统内部的励磁电压与电流,并且可以直接展示发电机电流、有无功功率等,不但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电站,而且工作质量极高。
        2.3配电过程
        在电力行业中,配电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影响着实践工作效率。
        (1)保护功能。由于配电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电气设备,且只有保障这些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才能促使整体系统有序工作,因此针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保护至关重要。一般保护内容包括变压器、线路及电容器等内容,之外要加大对过电流、电压等内容的探索,这样不仅能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而且可以减少线路问题。


        (2)通信功能。在配电中充分展现这一功能,有助于保障各电气设备工作情况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上级站,在实践工作中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及时传递有效数据,为各站点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在各站点传递信息的基础上,电力员工可以全面掌控整体系统,若是发现设备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处理对策,以此保障整体电力系统可以继续稳步运行。
        2.4自动化传输管理系统
        配电、发电等环节都属于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工作,保障信息化传递过程的有效性与完善性,有助于在研究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明确实践建设标准。通过了解不同电力企业的电能生产、传递等信息,逐渐控制系统内部出现事故的概率,优化用户用电管理水平。通过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革新,可以确定系统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信息化发展阶段各部门的关联,不仅能提升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即时性,而且有助于强化各部门间的交流化管理水平,以此促使电力系统可以按照预期标准稳步前进,进而持续优化行业获取的各项效益。
        2.5自动化报警系统
        依当前电力行业发展情况可知,为了保障内部设备可以更加稳定地运行,会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构建自动化设备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潜藏的安全风险,有助于研究电力内部不良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对应处理方法。报警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安全事故,在实践工作中结合继电保护作用,在岗位员工处理责任划分的基础上,运用清理、替换及检修等方式解决系统安全问题。根据系统安装设备的维持保护需求,可以保障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地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运用自动化恢复管理,避免电压崩溃、震荡等事故的发生。
        三、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效果
        3.1有助于实现系统一体化管理目标
        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助于全面提升系统工作效率:①互感器、变压器等设备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引导下开始向着规范化与一体化的方向革新;②电力能源变得更加稳定,系统运行安全得到了保障;③系统电压输出可以自动调节,对比传统技术应用形式分析,不仅减少了电能损耗、短路等故障的发生,而且可以从基础上提升系统工作质量。例如,电力系统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会结合计算机系统的优势,全面研究系统的变压器、额定电压等数据,最终选择适宜的自动化控制步骤,并提出对应的高压供电系统方式。
        3.2有助于优化系统工作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对正处于创新阶段的电力系统而言,不但可以优化系统工作标准,而且可以在技术优化中灵活调节与管控系统工作情况,以此在减少成本支出的基础上,为行业发展获取更多效益。同时,预先了解不同地区的电力行业发展要求,机电一体化能在智能化管控电流、电压等内容的基础上,科学调节计算机分配调度,确保系统网络化发展达到预期效果。
        3.3有助于提升系统安全水平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全面推广,促使各部门员工在掌握系统安全隐患的同时,可以及时处理潜藏问题,这样不仅能提升系统电路运行安全性能,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例如,有效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电力智能化检测与管理工作,既可以减少实践成本支出,又能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及时反馈有问题的数据,确保部门员工可以更快掌握实践检测情况。同时,在系统内部安装电力保护装置,有助于科学调节整体统工作效能,根据实践工作需求合理控制电压变化,既可以保障电压的稳定性,又能提升系统运行安全。除此之外,线路异常、电路短路等问题也得到了管控,这对电力系统运行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运用之中,能够更好地保障电力行业的稳定运转。将电力系统中所存在的设备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能够彰显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有内涵和价值。当前机电一体化处于逐渐发展阶段,在信息数据传播之中,可以让电力系统运转之下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志鹏.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4):285.
[2]谭志宏.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8(09):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