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身份证号码:452230199110061***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其规模以及数量不断增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及强度,决定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时能够为建筑整体质量以及后续的使用提供一定的保障,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细节控制工作,在施工前根据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科学地对施工材料以及设备仪器进行选择。在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施工方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当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后续施工。
1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当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很多特点。因为资源有限,建筑逐渐朝着高楼层方向发展,高度增加是目前建筑的一个特点。同时,因为用户对建筑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人注意建筑的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同时为了满足用户要求,建筑的设计也朝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这导致建筑越来越有个性,突出了审美功能,但是对于技术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个建筑如果想要长久使用,满足用户对安全使用的要求,一定要保障建筑的质量,这就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技术研究中,一定要注意主要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点。目前,金属结构、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都比较广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看要满足怎么的需求,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2.1主体结构测量技术
主体结构测量技术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准确的主体结构测量数据分析主体结构情况,计算出准确建造数据进行主体结构建造,测量主体结构时,要高质量完成测量工作,把握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相对误差与误差的控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且在测量期间安排复核,保障主体结构测量的准确性,只有完成准确的测量才能保障进一步建筑工作的正确性。
2.2模板工程的技术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的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可靠关系着混凝土浇筑质量,因此应做好模板工程技术管理,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要点。首先,模板安装之前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模板内表面平整度的检查,及时清理内表面残留的混凝土,尤其为以后更加方便地进行脱模作业,应根据模板类型选择针对性脱模剂。模板正式安装之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模板的安装步骤、遵守的原则、注意的细节等。安装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在关键位置处设置多个控制点,以方便检查、校核。其次,模板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模板安装牢固,衔接紧密,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应注重使用双面胶带对埋件间的衔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最后,模板安装完成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做好模板安装质量的质量验收,确保模板安装的各项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避免施工人员将重物放在模板上导致模板变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做好模板的纠偏。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5个环节:①混凝土配比设计。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借助相应的配比试验,确定好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的比例,使得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要求。②混凝土搅拌技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各种材料的比例以及搅拌时间进行严格管控,还必须做好材料温度和搅拌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谐,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③混凝土浇筑技术。一般来讲,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该尽量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这样能够很好地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而伴随着浇筑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会在水化作用下释放大量的热量,很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过大,引发温度裂缝,需要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④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必须保证振捣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过振或者漏振的问题。⑤混凝土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如洒水养护、覆盖塑料薄膜等,促进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提高,使得结构的拉应力能够处于设计安全系数内。
3提高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措施
3.1严加管控施工建材
建筑企业要想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管理水平,应在优化施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建材实行严加管控。施工建材的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施工建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在采购管理方面,建筑企业选购施工建材时,应在确保建材品质的前提下选购性价比高的施工建材,并且建材运送进场之前应委派专人抽检建材品质,以防止供应商为了谋取私利使用次品建材取代正品建材。一旦发现所抽检的建材质量不达标,则整个批次的建材都不允许进入工程场地,同时应追究建材供应商的法律责任。在库存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在抽检施工建材以后,如果施工建材的品质达到了合同签署的标准范围,那么企业应委派专人将其整齐地摆放在工程场地的指定位置。在此期间,企业应核实好建材的规格、尺寸,以及数量是否与采购协议相吻合。而且需要对全部的施工建材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建材遭受污染而失去效用。在使用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应严加遵从工程合同上所签署的建材领用标准,并且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健全施工建材的领用机制,委派专人做好建材支取的记录,以此防止建材产生丢失或者无用耗损的情况。
3.2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
施工员的综合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想要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应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可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安全施工教育,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完善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①设置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等,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责任制度,在发生问题时进行追责问责。②推动检查制度的有效落实,对检查的方式、检查的标准和检查的流程进行明确,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现场施工环节,可以将检查工作当成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借助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等的相互配合,保证检查的效果。③完善奖惩制度,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对于偷工减料的人员做出严厉惩处。④贯彻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一些专业性较强、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种,在作业时需要携带特种作业证书,做到对自己负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先要做好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及机械设备等的准备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把握好放线测量技术、核心筒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关键技术要点;此外在施工完毕后,还要有效开展好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如此才能够切实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东硕.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6,(26):239.
[2]张时亮.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筑,2016(32):83.
[3]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4]戴宗政.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2):144-145.
[5]王子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砖瓦,2020(07):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