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造价预结算的审核重点及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5期   作者:杨保兴
[导读] 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保证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的重要环节

        杨保兴
        中交园林(山东)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保证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审核工作质量和严谨性,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力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造价审核;问题分析;优化策略
        1建筑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规方法
        1.1全面审核法
        在当前的建筑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全面审核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根据现行的计算规则和相关文件来审核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这就是全面审核法。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让审核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在对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全面审核法开展审核的过程中,审核成本也会大大提升。
        1.2重点审核法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施工环节开展审核工作,以实现建筑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具体目标。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重点审核法有着明确的目标,主要对工程量较大且耗费成本和资源较多的项目开展审核,其中,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是主要的审核对象。由于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工作量更小,并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能够有效提升建筑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所以,在一些投资大、成本高的工程中,经常会应用重点审核法。
        1.3分组审核法
        在工程量较大的建筑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常常使用分组审核法。将若干个分部项目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对分项工程的数量进行审查,就能了解其他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项目组,开展深入审核,这种形式能够节省审核时间,并且有更强的针对性,对于不同项目间存在的差异性也能迅速审核出来。
        2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存在问题
        2.1工程结算成本较大
        建筑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要展开结算工作,相关人员要对工程量进行审核。由于建筑工程规模比较大,所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工程结算成本增加。但是部分人员为了省时省力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在检验中容易出现失误,对工程实际情况不了解,存在谎报工程量的问题,对造价结算会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保证准确性。
        2.2忽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保证施工活动正常开展,实现预期制定目标。但是工作人员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够重视,后期施工中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某些施工单位存在虚报、造价的行为,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就会影响到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施工阶段造价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却经常被人们忽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取利益会偷工减料,没有按照规定去操作,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要提高重视程度,和工程情况联系在一起,保证满足实际需求。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思路研究
        3.1完善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
        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是开展预结算管理的主要参考依据。在预结算审核期间,预结算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预结算审核时的效率与质量。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求,构建出合理可行的预结算管理制度。然后配合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预结算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落实到工程项目中,保证建筑企业开展工程项目时能够明确造价成本目标、成本控制对象等内容,合理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构建预结算管理体系时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招投标文件审核、项目工程量计算、成本计算等,通过结合相关国家政策,预结算审核工作将会变得更加精准。


        3.2明确工程的建设范围
        要想全面保证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效果,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及各类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这样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分析,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准确掌握建筑工程氛围、建筑面积及各项数据。与此同时,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时,还要对建筑方案及各项信息进行调查,尤其是针对建筑工程材料、机械及人力消耗等,必须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价格趋势。针对工程材料的运用,其实际设计金额高达50%左右,而且不同类型及等级的材料存在一定的差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分析。对于机械与人力消耗,仍然需要制定相对完整的管理方案,并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审核与整合,明确审核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范围,使得造价预结算的审核质量及效率不断提升,避免因各项数据不够准确或工作失误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3.3科学应用预结算审核方式
        3.3.1标准预结算审核
        审核施工图纸一般会被使用在预结算审核阶段。在开展预结算审核时,工作人员确保对施工图纸、材料等方面具有足够的了解,将实际施工与图纸内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般而言,标准预结算审核大多会用来明确施工期间的工程变动,审核人员能够自行完成工程审核工作,增加建筑工程的审核效率。
        3.3.2全面预结算审核
        全面预结算审核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程内容的审核。在开展审核工作之前,审核人员需要优先了解工程合同、施工图纸等一系列内容,确保审核工作正式开始之后能够顺利完成。在完成编制、预结算处理工程时,审核人员应该将其与之前开展的预结算工作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的不同。但是由于全面预结算审核难度相对比较大,所以为了保证审核质量,必须保证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达到审核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审核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还可以将定额作为审核依据,在调整编制费用后将其与留存数据对比,提升审核工作的实用性。
        3.3.3对比预结算审核
        对比预结算审核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与用途、结构、地区相似的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审核人员需要通过分类对比的方式明确工程项目中的造价要点以及开销规律,然后针对工程项目以及管理工作中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处理,对工程项目开展适当调整。在开展此类审核方式时,审核人员必须重视起对比工程,只有保证工程相似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够使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3.4联合会审、重点预结算审核
        联合会审的方式需要由建筑工程中的多个部门同时参与。在审核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看待问题角度各不相同,所以预结算问题非常容易出现。因此,真正参与到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应该适当参考专家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预结算审核质量得到保证。对于大规模建筑工程而言,预结算内容相对比较庞大,所以审核人员往往会面临非常庞大的审核压力。为了保证审核效率与质量,工作人员应该在审核中找出工程里的重点内容,并对重点环节进行着重审核,这样才能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对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的重视,注重工作内容及形式的创新,提高工程开展的有效性。通过制订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工作计划,并在造价工作开展时运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式,可以在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同时,确保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使得工程预结算工作的质量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立君.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
        [2]朱任华.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的要点[J].时代金融,2019(12).
        [3]魏邦仙.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