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 朱丽萍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朱丽萍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并对景观绿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满足这种需求,需要园林景观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在设计方面进行不断创新,要对创新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保证设计的前瞻性,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此类设计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身份证号码:42092119830721XXXX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并对景观绿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满足这种需求,需要园林景观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在设计方面进行不断创新,要对创新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保证设计的前瞻性,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此类设计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
        引言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仅要满足干净舒适,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一种置身自然的感觉,这样的要求也决定了园林景观以及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趋势。在景观园林方面:要更加追求自然元素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1相关概念
        对园林的定义方式有很多种,建筑学中,园林主要是应用一定的设计方法改造自然景观,加强其美感和建筑功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是一类自然与建筑融合的场所。在世界的园林范围中,中式古典园林别具一格、天人合一的园林特点,更是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观赏者们,让他们心为之所往。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广大文人墨客的重要游览聚会之地,也是达官显贵家中撑起巍峨门面的重要景观类型,发展至今则已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审美中。而景观是现代园林的重要发展形式之一,主要指人工开发的或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地表景观,是园林中美感的主要来源,也是园林发挥其审美作用的主体元素。例如中国最常见的苏式园林小桥流水、景洞窗等,在园林建筑方面,可将景观指代那些对人工及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景色。园林设计从本质上看,是通过人类的智慧,对人、自然和建筑做协调处理,从而达到增强其美感,发展生活情趣等作用。风景园林自诞生至今,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兴衰,例如古代的宫殿园林,既有四季草木枯荣,也有枯骨尘沙和椒房盛宠。风景园林也参与到人类的生活中,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审美精神环境,例如我国的古典小说幸好有园林添色,才能丰盈美丽地讲好风花雪月。园林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融合了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学,发展出许多新的丰富内涵。
        2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特点
        2.1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文人十分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建筑特点,看似简单平常的建筑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文人的性格是内向型性格,他们通过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自身品格以达到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效果,所以在园林建筑中,存在着很多人文景观,以帮助其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园林小景不管是在布置上还是构造上都有自身独特的寓意。比如园林中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是随便种植,而是经过精心挑选。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总是会出现在园林建筑中。在书房的窗前种植竹子,会让人联想到坚强、正直而又能屈能伸的告诫品质;而在园中栽培梅花,除了能在寒冬中欣赏花开美景的功能外,梅花还象征着高洁、不畏严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这些植物所代表的精神是园林主人精神的外化,是其品格和情趣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2.2与外界环境完美融合
        中国园林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即使没有山水,园林建造者也会在园林建筑中自造一处山水,园林就像是在自然环境或人造景观中自然地生长出来,存在并不突兀,而是和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完美融合。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园林建筑还是现代的风景园林学科,中国园林都是以山水为骨架,山水是中国园林的魂魄,是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山与水的交映、光线与声响的交错,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对人们的感受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在中国园林中十分常见的假山,就与其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出现了“假山不假”的现象。

虽然制造假山的材料是从园林之外取材,但是假山石的材质、形状等都是经过仔细考量、精心堆叠,可以给人高低错落之感,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使人可以更好地享受园林景观的美丽。这也是中国园林的元素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从而给人带来更舒适的享受和更美好的视觉体验。
        3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发展
        3.1注重使用自然元素和发展人文关怀
        自然元素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要素,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联系紧密,随着世界污染的严重化,在休闲和居住方面的自然性、生态性成为人们新的追求,而自然元素则是园林设计发挥生态性和自然性的基础。现在很多园林设计应用自然元素的方式比较单一和枯燥,导致所选择的植物品种或设计的构成和层次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割离。在园林设计中应用自然元素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1)追求艺术感,满足大众发展性的审美要求。(2)保证合理布局,发挥设计的层次感和构成的美感。(3)重视色彩搭配,一花一树均有色,能配建筑才是园林。风景园林的设计除了商业性,还具有艺术和文化的创作性,既能美化环境、增强生态和服务大众,也是一种发展和推广文化的方式。我国已经从原先亭台、楼阁等的审美,转变为新时代发展人文关怀、为民众提供审美休闲服务的重要建筑。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只有充分发挥其生活及文化功能,才能发展更重要的作用,增强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人文关怀作用。
        3.2发掘中国文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作用
        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多元与融合是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这对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是如此,但过度追求多元精神,必然会导致中国文化出现流失。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泛,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推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而且在各区域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在风景园林中有效应用地方文化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弘扬当地文化,同时也能赋予园林独特的风格特点。此外,在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充分发掘中国文化资源,也是响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号召,对该项设计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应用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在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虽然较为注重文化内涵,但却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要对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落实生态环保的原则,将景观设计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保证其与生态自然的功能相统一。在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要合理应用低碳环保理念,尽可能应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包括雨水收集系统以及清洁能源等,保证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形成一个小范围的生态循环系统,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观赏层面,要为国家生态建设作贡献。
        结语
        园林景观以及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是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推动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此类设计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了解相关概念及特点外,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设计内容加强优化创新,使其未来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林杰.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J].现代园艺,2020,2(4):119.
        [2]张育琴.初探中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J].河南建材,2020,9(5):99-100.
        [3]李骍.探讨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32):1599.
        [4]张童.简论中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9(30):1829.
        [5]胡又丹.展望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5(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